三角進攻(1 / 2)

,也叫三位一體進攻或邊線三角進攻。簡而言之就是包括進攻方一側三名球員組成的“三角”和另一側兩名球員在內的進攻體係。

三角進攻這一戰術伴隨著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公牛王朝和本世紀初的湖人王朝而名聲大噪。盡管這一戰術是在先後擔任上述兩隊主教練的菲爾·傑克遜手裏發揚光大的, 但是傑克遜並非該戰術的創始人。如果追根溯源,將三角進攻引入公牛隊的構想來自於傑克遜擔任球隊主教練時的搭檔 - 助理教練泰克斯·溫特,溫特對於三角進攻的了解則始於他在南加州大學(USC)時的教練薩姆·巴裏, 時間是上世紀四十年代。

“三角進攻體係不僅是一項籃球戰術,也是一套哲學理論,是經過了思索與提煉、能夠幫助球隊在比賽中獲得勝利的寶貴財富。當球隊從防守方轉換為進攻方時,確保球員能夠思路清晰、目的明確地在對方的半場各就各位。” - 洛杉磯·湖人隊主教練菲爾·傑克遜。

【建立三角】

三角進攻由一個1-2-2站位開始,其中每個隊員的間距為15英尺(約4.5米)。這個距離可

三角戰術擋拆後跟上插進突破分球聯防

三角戰術擋拆後跟上插進突破分球聯防

以拉空對方的防守,而且防止包夾的出現,同時有利於簡潔的傳球從而減少被對方搶斷的危險。

這裏有很多種組成進攻三角的方式:(不能畫圖,大家發揮一下想象力吧)

既可以由控球後衛將球傳給小前鋒,然後從裏側切入到底角。

也可以由控球後衛將球傳給小前鋒,然後從外側切入到底角。

三角進攻同樣允許後衛占據低位。那樣又有幾種不同的方式組成進攻三角。例如:控球後衛將球傳給小前鋒,然後中鋒拉出到底角,讓攻擊後衛移動到低位。

還有一種選擇可以通過運球獲得進攻三角,就像下圖控球後衛運球到小前鋒的位置,而小前鋒移動到底角,這樣他們就和中鋒組成了一個進攻三角。

【運轉進攻】

一旦進攻三角得以建立(我們以控球後衛切入到底角為例),那麼一條由球(小前鋒)、進攻軸心(中鋒)和籃筐組成的“戰線”就形成了。這樣就使防守中鋒的對方隊員,必須待在籃筐與中鋒之間。隻要那條“戰線”存在他就無法離開。

一旦這種局麵形成,人們就可以看到一條清晰的將球傳入內線低位的通道就此打開,小前鋒可以輕鬆的將球傳入內線或者說“遞”給中鋒。

例如:中鋒的防守者為了防止球進入內線或者傳給中鋒,他就必須站在中鋒得同側或者實行繞前。如果他繞前,那他就丟掉了他在籃筐和中鋒之間的位置,是中鋒獲得了通過高調球或者同側的快速傳球直接麵對籃框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