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的高妙之處,司馬晴川也看出來了。跟其爺爺所想不謀而合。
如此佳作,張嘴就來,說實話--司馬晴川真心不信。
擦!擦!
“你可以汙辱我,但是不能汙辱我的才華。而且,還是連續兩次!”
唐宋怒目直視,隨即冷冷地說道,“給我研墨!”
唐穆宗怠於朝政,曾經有次問政柳公權筆何盡善。
柳公權答道:“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
自此,“心正則筆正”說一直流傳至後世。
對於這一點,唐宋自然心知肚名。
所以,此時此刻的他,雙目微閉,深呼吸,將所有的心神都凝聚在手中毛筆上。
見這唐宋一幅神神叨叨的樣子,司馬晴川頓時就冷笑了起來,心說等會看你怎麼收場,恃才傲物的家夥!
十分鍾過去了,唐宋依然沒有下筆。
二十分鍾過去了,還保持著剛才的動作,一動未動。
此時此刻,唐宋的心神已然完全凝聚到那毛筆上。
哪怕是一粒沙落到筆杆上,唐宋都能覺察到。
沒錯,他達到了真正的人筆合一的境界。
司馬晴川再次瞧唐宋時,唐宋已然開始動筆。
他用筆骨力深注,爽利快健,以方為主,濟之以圓,有在蹲鋒與鋪毫之間顯示瘦硬勁挺之線條。
讓人望之,如轅門列兵,森然環衛。
當唐宋落筆時,司馬晴川整個人已經愣呆在那裏了。
這字---簡直無可挑剔!
正所謂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同樣的文章,甚至同樣的墨同樣的筆同樣的研墨人。
可是,寫出來的作品卻宛若兩人。
為什麼,人跟人之間的差距就這麼大呢?
他的字,竟然比爺爺的還要強。到底強在哪裏呢?
對了,是魂。這唐宋的字裏透露著一種字魂,是旁人無法模仿而來的,是屬於他自己的。
我了天啊!
相仿的年齡,為什麼這麼一比,自己跟她的差距這麼大呢?
自己的字,連爺爺都不如,更別說跟他比了。
原來,他說的對,自己當真是汙辱了他的才華,而且還是兩次!
一瞬間,司馬晴川的臉色變得羞紅起來。
此時,司馬文那發自肺腑的笑聲,自裏屋傳來,一連說了三個天人後,見司馬晴川愣在那裏,帶著怒腔說道,
“晴川,愣著幹什麼,給唐宋上茶,上好茶!”
司馬晴川頓時閃電般地逃了,而與此同時,唐宋急忙將兩張墨寶放在一起,自然是司馬文的在上方了。。
“唐宋,你這三句補得太妙了,簡直渾然一體,若是先祖再世,隻怕也會拍案叫絕……”
麵對著司馬文的誇讚,唐宋自然沒有一丁點的驕傲之意了。
開什麼玩笑,這壓根就是你先祖的大作,當然渾然天成了。
唐宋謙虛地說道,“您老過獎了,我也隻不過是碰巧而矣。”
“碰巧?年輕人謙虛是應該的,可是,也不能過於謙虛。這些年有不少自詡為漢賦專家前來,可是為什麼他們沒有碰巧補得如此渾然一體呢?為什麼我研讀這麼多年,也沒有一次碰巧補出來呢?所以,就不是碰不碰巧的問題,這是實力跟才華的問題!”
此時,司馬晴川雙手捂著茶具恰好走了出來,聽到那才華二字,本能地想到自己剛才連著羞辱了兩次唐宋的才華。
哦不,準確地說,是兩次都是自取其辱。
茶上來後,司馬文就如同對付貴賓一般,親自給唐宋敬茶。看得一旁的司馬晴川是又愛又恨啊,試想,這些年爺爺親自給誰敬過茶,隻怕也就那麼極個別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