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六年(前201),劉邦以韓王信壯武,封國北近鞏、洛,南迫宛、葉,東有淮陽,皆天下勁兵處。於是,另以太原為韓國,徙信以王之,為防備匈奴的侵擾,原都晉陽,後徙治馬邑。這年秋天,匈奴冒頓單於率大軍包圍馬邑,韓王信多次派使者去匈奴求和。漢高祖懷疑韓王信有二心,賜書責備。韓王信心中恐慌,就索性投降匈奴,並與匈奴相約共同攻漢。次年,劉邦親自領兵征討,韓王信逃入匈奴,後來與匈奴聯兵侵擾邊郡,被漢軍殺死。
楚王韓信剛到封國時,巡行縣邑,經常陳兵出入,於是被告發謀反。漢高祖采用陳平的計策,借口巡遊雲夢,會諸侯於陳,乘機逮捕韓信,帶至洛陽,貶為淮陰侯。劉邦仍不時與他討論用兵之道。漢高祖十一年,陳豨謀反後,韓信與陳暗通聲氣,並於次年乘高祖率軍平叛之機,圖謀詐詔赦諸官徒奴,襲擊呂後和太子,結果為人告發。呂後在蕭何的策劃下,將韓信騙至長樂宮鍾室處死,夷三族。漢高祖聽說這消息,且喜且哀之。
陳豨謀反,漢高祖親自率兵平叛。他向梁王彭越征兵。彭稱病,不願前往,從而引起劉邦的不滿。後梁太仆告發彭與其將扈輒謀反,遂逮捕彭越,廢處蜀地。途中彭越遇見呂後,向呂後哭訴,自言無罪,請求改徙昌邑。呂後假意許諾,將彭越帶到洛陽,對漢高祖說:“彭越壯士也,今徙之蜀,此自遺患,不如遂誅之。”於是指使彭越的舍人出麵告發彭越謀反,由廷尉審理後夷越宗族。又命人將彭越屍體剁成肉醬(“肉醢”),遍賜諸侯,於是更引起了其他異姓王的恐慌。
淮南王英布本來是項羽的部下,與劉邦並無淵源。他見韓信被誅,心中本已不安,收到彭越的“肉醢”後,更是驚恐萬狀,立即私下集合部隊,加強警戒。結果被人告發謀反。漢高祖十一年七月,英布起兵謀反。劉邦發兵征討,並於次年十月平定淮南。
取代臧荼立為燕王的盧綰,與劉邦的關係最為親密。因為陳豨謀反的事受到懷疑,劉邦派使者召綰。盧綰稱病不行。他對幸臣說的一番話倒很能說明問題:“非劉氏而王者,獨我與長沙耳。往年漢滅淮陰,誅彭越,皆呂後計,今上病,屬任呂後。呂後婦人,專欲以事誅異姓王者及大功臣。”漢高祖得知報告,非常憤怒,認定盧綰謀反。高祖死後,盧綰遂率其眾亡入匈奴。其實,盧綰的話並不全麵,誅滅異姓王出自劉邦的本意,隻是呂後更心狠手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