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攝入的水量多少,最起碼要保證每天排出的尿液達到2000毫升才是正常的。當身體不能得到足夠的水分時,則首先會從直腸索取水分,此時便秘會隨之而來。便秘患者苦不堪言,不僅多吃粗纖維食物可以緩解;而且,多飲水亦可。發燒時大量飲水可防止脫水,除了能降低體溫外,還有助於毒素、廢物的排泄。減肥者在進餐前30分鍾喝水,可以降低食欲。最後有一點需要說明,腎髒病和腎功能異常的人,不要隨意增加飲水量,是否增加飲水量、增加多少須遵醫囑。
3. 運動與補液
對於一個運動人體來說,水就更重要了,因為運動人體的水代謝遠遠高於不運動的人。
運動員因大量出汗導致缺水。運動時的熱能代謝比安靜時增加10—20倍,產生的大量熱能要通過汗液蒸發來消散;如果在高溫環境、或長時間運動更易造成大量汗液丟失。一般人一天約出汗0.5升,但跑步一個小時的出汗量就是此量的2-3倍,踢一場足球賽出汗量是此量的4-10倍。補水不足就會導致不同程度的脫水,脫水會造成:①加重心髒負擔;②肌肉收縮時產熱散不出去,使體溫升高;③肌肉所需氧氣和營養物質供應不足;④機體代謝的廢物排泄受阻等四大危害。運動時因大量流汗而損失水分和電解質。為了迅速地補充運動中消耗的能量,提高長時間耐力性運動能力,以及更快速地消除運動後疲勞,還有必要進行能源物質(碳水化合物等)的補充。此外,為了修複運動中受傷的肌肉和組織需要補給氨基酸。為方便起見,把以上物質按照合適的比例配製成溶液在運動時隨時補充。
4. 運動補液的方法與措施
⑴補液的成分除水以外還應包括0.1mol/L的電解質(主要是NaCl約0.6%),2-10%的低聚糖(葡萄糖或蔗糖、果糖等易消化吸收,夏季濃度低些,約為2.5%,冬季可提高至5-10%),糖濃度大於10%時可引起惡心,胃部脹滿等副作用,延長胃的排空時間,進而影響體內水分的及時補充)。另外,還可以添加一些氨基酸,適量的維生素(C、E及B類維生素能提高運動能力),以及調味劑等。
⑵補液的溫度以8-14℃為宜,胃排空快,利於水的快速吸收。
⑶運動前補液,可增加運動前體內的水、電解質、以及能量儲備量。運動前2小時,補液250-500 ml;運動後即刻,補液150-250 ml;應避免在賽前15-45分鍾補糖以防止胰島素效應引起。運動中每15-20分鍾補液120-240ml,可及時補充運動中損失的成分,以利再戰;運動後補液越早越好,原則上運動後液體補充量一定要略大於汗液的丟失量。運動後固體食物加運動飲料複水合的方法比單純用飲料更有效。
參考文獻:
[1] 葛可佑.中國營養科學全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239-240;1187-1191.
[2] 蔭士安等主譯.現代營養學(第八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1:96-106.
[3] 邵愛洪. 探析體育運動中的科學補水[J]. 當代體育科技,2012.30:12-13.
[4] 陳瀟斐,陳文鶴. 運動訓練及補液對運動員水鹽代謝的影響[J].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1.01:79-82.
(東莞理工學院體育係 華南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