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創設生活原型,增強責任感
教學中不能為上體育課而上體育課,應當緊密聯係當時社會大背景,把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到體育課中來。
在課堂的後半部分遊戲環節,針對當時南方遭遇百年一遇的大雪災,全國各族人民向災區伸出援助之手,源源不斷地向災區緊急輸送救災物質的事件,筆者設計了以“向災區運送物質”為主題的障礙跑,利用海綿墊、鐵圈、獨木橋、裝滿沙子的礦泉水瓶為器材,巧妙地運用了跨→鑽→平衡跑的動作練習。每人手中拿兩個礦泉水瓶從起點出發一路通過以上幾個障礙物衝向終點並跑回來與下一個同學擊掌後第二位學生依次進行比賽。小組前三名各得一麵紅旗。同學們爭先恐後,鬥誌昂揚,很快地完成任務。這是一次很有意義的遊戲活動。
體育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而學生學習行為也傾向於依賴於生活中具體的事物和生活現象的支撐。因此使體育教學生活化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習的責任感,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四、創設音樂氛圍,享受快樂
音樂進入課堂教學,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能抑製疲勞,加快疲勞的消除,達到休息的目的。
在課堂的結束部分,筆者特地挑選了學生學過的歌曲來作為放鬆活動的伴奏曲。在熟悉而優美的旋律中,師生盡情地做放鬆動作。時而像小鳥慢慢揮動翅膀,時而原地轉身一蹲一起。在草地上、在陽光下自由地穿梭著、舞動著,既消除疲勞又迅速恢複體能狀態。在得到全身放鬆的同時,也盡情地享受這美妙的時刻。
五、教後反思
1、創設遊戲情境應注意a、目的性:不要單純地為遊戲而遊戲,為取樂而遊戲,而是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便更好地服務於教學,應避免使用那種漫無邊際的遊戲。b、原則性: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則是在活動中應遵守的要求,講清規則可以提高遊戲的效率。c、適量性:遊戲時間不宜過長,次數不宜過多。過長,大腦興奮會轉化為大腦抑製狀態;過多,學生就會失去興趣。
2 身邊材料的選擇,必須緊緊圍教學活動所要達成的目的來挖掘,同時,還要考慮小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活動能力,做到寓教育於娛樂之中。
3 為了課堂順利進行,對場地的設計一定要考慮到安全因素。場地的大小、器材的種類及數量的多少,都應根據內容和性質、學生的水平和人數等具體情況來決定。在場地、器材準備和布置完畢後,最好由教師親自試做一次,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總之,創意教學應以學生快樂參與、自主互動地享受體育活動為基準,教師要依靠創新,發展自己、充實自己、拓寬自己、延伸自己、超越自己,創造出更多鮮活的體育課堂。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製定.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 標準》.2011.
[2] 劉麗娟.以遊戲豐富體育課堂.河南教育(基教版),2013.Z1. [3] 柳琴芳.如何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製作體育器材.幼兒教學研究, 2013.3.
[4] 郭聲健.音樂教育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福建省漳州市薌城中學玉蘭分校3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