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傍晚時分,有驪戎使者帶著回信來到帳外。北宮如大喜,連忙拆開信,讀後朗聲笑道:“果然不出我所料,明日整頓兵馬,天亮到古朵拉城下。”眾將士領命,當夜打點妥當,次日拔營行軍。
來到城下,隻見城門大開,一個中年男子跪在地上,身後還有一班文臣武將,此人正是驪戎國王修魚英。北宮如驅馬上前,高高在上的看著修魚英說:“本將是柳國六公子北宮如,你大可安心,本將一定履行承諾。”說完,接過修魚英雙手捧上的國璽,摘下腰間的匕首,遞給他。公主在馬上目睹這一切,搖著頭流著淚,絕望的喊:“父王,不要呀,不要呀。”
修魚英雙手顫抖的接過匕首,抬起頭,眼睛裏是一個父親的百般慈愛和依依不舍,他顫聲說道:“月兒,父王無能,不能保住驪戎,有愧先王。父王能做的,就是讓你和陽兒好好活下去。”說完,拿起匕首,決絕的一刀插進了自己的心髒。緩緩倒地時他伸出一隻手臂,似乎還想再輕撫一下女兒的臉頰,就像她小時候哭時,他每次都會幫她擦去臉上的淚水那樣。女兒現在哭得這麼傷心,可他什麼也做不了了。他做了最後一件他可以為她做的事情,她今後要怎麼辦?在關切,不舍和絕望中,修魚英慢慢閉上了眼睛,最後他聽到的是女兒撕心裂肺的哭喊聲:“父王,對不起,對不起。。。。”
“大王。。。我隨你來了。”城樓上,一個女人的身影墜落下來,重重著地,鮮血湧出來,染紅了她身下的那片土地。“母後!”修魚月哭聲中的悲愴和淒厲,讓柳軍上下都不禁被她失去雙親的巨痛所感染。這時,一個五六歲大小的男孩兒,驚慌失措的跑出來,跪在母親身邊不停地哭著喊:“母後,母後,你怎麼了?”
北宮如翻身下馬,將這男孩兒輕輕抱起來,放在修魚月的馬背上,對她說:“我答應過你父王,隻要他獻城自刎,我一定保你們姐弟和全城百姓毫發無損。”修魚月緊緊地摟住弟弟,將臉貼在他小小的頭上,再不說話。北宮如重又騎上馬,左手牽過姐弟倆的韁繩,二馬並行,緩緩走向開啟的城門。
從今以後,再沒有驪戎國,它將被並入柳國的版圖,變成柳國的一個城。北宮如第一次感覺到做為一個征服者的滿足與興奮,這感覺讓人膨脹,讓人欲罷不能。一將功成萬骨枯,那些犧牲在此時此刻,都變成了必要的,值得的。
破城之後,北宮如發榜安撫城中百姓,嚴令軍士們不許擾民。降臣們帶著柳軍開啟國庫,北宮如設宴大賞眾將士。之後,他好言相勸幾個不願意投降的舊臣,告訴他們一律不計前嫌,擇才而用。有些受感召歸順了,其餘的人北宮如下令斬首示眾。另外他又派人快馬回都城向柳獻公報捷。一切進行的有條不紊,從容有序。趙景知看著這一切,他突然意識到:這個自己從小追隨的兄長,已經在慢慢蛻變成一個恩威並濟,野心勃勃的君王了。
大軍整修幾日,北宮如便選出一位降臣代為管製,等待柳國派專人來接管,自己帶著柳軍和滿滿數十車的戰利品,還有修魚姐弟,踏上回國的路。一路上,鞭敲金鐙響,人唱凱歌歸。大軍走到曾經和戎兵交戰的地方,北宮如突然停下馬。
他叫孫伯綾拿來酒,滿斟一杯,舉向空中,風吹起他的戰袍,他高聲說道:“眾將士隨我出征,沒想到我偶失兵機,又落奸計,讓你們流失所中,魂掩異鄉;或者為刀劍所傷,魄歸長夜。生則有勇,死則成名,你們的英靈上在,北宮如敬你們一杯。隨我旌旗,同回家鄉吧。我定會奏明主公,讓你們的家人盡沾恩露,年給衣食,月賜錢糧,以慰你們在天之靈。”說罷,將酒一口喝下,眾將士無不感動流淚,齊聲喊道:“我等誓死追隨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