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8章 低調做人,務實做事(1 / 2)

富蘭克林年輕時,去一位老前輩的家中做客,昂首挺胸走進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一進門,“嘭”的一聲,他的額頭撞在門框上,青腫了一大塊。老前輩笑著出來迎接說:“很痛吧?你知道嗎?這是你今天來拜訪我最大的收獲。一個人要想洞明世事,練達人情,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富蘭克林記住了,也就成功了。

當今社會,與人相處,隻要稍有點處理不當,就會招致不少麻煩。輕則,工作不愉快;重則,影響職業生涯。因此,與人相處,關鍵是要學會低調!

為人過於直率,不知內斂,激情衝動往往是幼稚、膚淺所致,你要做到不管是在順境或逆境時,都能以低調的態度對待。

學會低調做人,是處世的一門基本學科,是經商的一種至高境界,是認真生活著和生活過的人的一種很好的體會、總結。“低調做人”被真正的成功商人奉為聖經。

一個人要清楚外麵是一個非常精彩的世界,但外麵又是一個讓人特別無奈的世界。因此每個人都應該這樣:“得意時不要太張揚,失意時不要太悲傷。”

愛因斯坦由於創立了相對論而聲名大振。有一次,他9歲的小兒子問他:“爸爸,你怎麼變得那麼出名?你到底做了什麼呀!”愛因斯坦說:“當一隻瞎眼甲蟲在一根彎曲的樹枝上爬行的時候,它看不見樹枝是彎的。我碰巧看出了那甲蟲所沒有看到的事情。”

然而,讓事情更糟的是,你在得意時越誇耀自己,別人越回避你,越在背後談論你的自誇,甚至可能因此而怨恨你。同時,驕傲的人必然妒忌,他喜歡那些依附他的人或諂媚他的人,而對於那些以德行受人稱讚的人會心懷嫉恨,結果,他就會失去內心的寧靜,以至於由一個愚人變成一個狂人。

在一般情況下,忍住顯示自己才智的欲望,可以獲得更多才能,保持不自滿的心態同時也可以避免因為炫耀自己的才能,招致他人對自己妒忌、詆毀、攻擊、陷害。

過於顯露自己的才能和智慧,過分地招搖,首先會招致對自己的損害。曆史上的名人、能人、英雄豪傑,都是身懷絕技,但他們也都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能人背後有能人”的道理,所以要想贏得勝利,後發製人,就要保持低調,不輕易地暴露和表現自己的才能。

西漢時的韓信,曾經家裏貧窮,沒有事幹。曾有個人欺侮韓信說:“你雖然又高又大,喜歡佩帶劍,其實內心怯懦。”並且當眾辱罵韓信說:“你若不怕死,就刺我一劍;如果怕死,就從我褲襠下鑽出去。”韓信仔細看看,想了一下,俯身從那人褲襠裏爬了出去,全街的人都笑韓信怯懦。

後來,滕公向漢高祖劉邦說起韓信,開始時劉邦不知道他,於是他就逃走了,蕭何親自追他,並對高祖說:“韓信是無雙的國士,你要爭得天下,非要韓信不可。要拜請他,選一個日子,要齋戒、設立壇位、完備禮教才行。”劉邦答應了他,拜韓信為大將軍。再到劉邦取得天下之後,韓信被封為齊王,位為淮陰侯。

真正聰明的人,不會自以為是,他們為人處世,以謙虛好學為榮。常以自己的無知或不如人而慚愧,能夠得到更多的學習機會,向別人求教,豐富和完善自我是他們的目的。即使自己確有才智,也不會四處去出風頭,不去刻意地炫耀或展示自己,克製和忍耐住自己爭強好勝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