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注意握手的細節(1 / 1)

無論時代怎麼改變,端莊誠懇都是禮節中不可少的要素。握手是現代商業場合不可缺少的禮節,它將成為你與他人掌心相通的溫暖,與他人心靈交流的橋梁,是你成功路上不可少的契機。

李瑤第一次去麵試的時候很緊張,緊張的手心冒汗。當她敲開麵試房間的門時,主考官很熱情地站起來,伸出手來,而李瑤卻傻了,忘了伸出自己的手,弄得氣氛很尷尬。當然,她沒有被錄取。但她永遠記得這一次“握手”。

能夠大方優雅地與人握手,也是一種魅力。

王小姐是一家外貿公司的業務代表。不僅長了一副精明能幹的外表,而且還天生擁有一張口吐蓮花的三寸不爛之舌。一般情況下,隻要她接觸的客戶總是會輕輕鬆鬆地被她搞掂。美中不足的是,她有一個最大的弱點,就是在與客戶見麵的時候總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怎樣進行第一次握手。其中有好幾次在與國外客人見麵時,都弄得雙方非常尷尬。大家都知道,外國人多數都是外向性格,他們喜歡輕鬆、自然地接觸交流。可每次王小姐與人見麵的時候都不肯先伸出她的玉手,讓人家握一握,而老外們又多數都期待著享受這種歡迎禮節。一邊在熱盼,另一邊卻毫無反應,可見當時大家的心情會怎樣了!後來經過一次係統的禮儀學習後,她才恍然大悟。原來握手也是一件很有講究的事情!

作為一個受五千年傳統文化影響的中國人,行為上往往有濃厚的傳統美德,鞠躬時端正、誠懇、而有“深度”;迎麵遇人則側身低頭讓人先過;喝茶時,雙手捧杯恭敬而飲。這些無疑也是一種舊文化的特色。但西方社交禮儀傳入中國以後,和其他的文化衝擊一樣,改變了一些事情,也改變了人們在社交場合中的形象。不過,無論怎麼改變,端莊、誠懇仍是禮節中不可少的要素。握手是人們在商業場合不可缺少的禮節,能大方又優雅地與人握手,也是一種魅力。

在性別的差異裏,先伸手的應該是男人,而女性立即伸手回握;同性而有年齡長幼之分時,則年長的先伸手,年輕的立即伸手回握;階層有高低差別時,以階層高的先伸手,階層低的立即回握。

年齡與性別有衝突時,如男性年長,是商人的父親輩年紀,在一般社交場合中仍然以商人先伸手為主。除非男性已是祖父輩年齡,或商人未成年在二十歲以下,則男性先伸手,商人才回握。階層與年齡或性別有衝突時,永遠以階層為主。

不過有一個原則必須把握,即好的禮節原是促進人與人之間良好關係的基礎,因此任何人忽略了握手禮的先後次序而已經伸出手,對方都應該不加遲疑地立刻回握。

另外,好的握手禮是溫暖的掌心相通,眼睛看著對方,臉上有表情,在握手中流露誠懇、溫暖、親切的個性。許多商人僅以指尖相握,或者隻是伸出一隻冷冷的手而毫無相握之誠,均非適宜的握手禮。孰不知雖隻是盈盈一握,卻包含了是否令人愉悅、信任、接受的契機,真不可謂之不重要了。

握手通常是你與他人的第一次身體接觸,而握手這個動作會給人一種什麼樣的觀感,跟以下三件事有相當大的關係:

第一,如何握手。

第二,何時握手。

第三,別人的感覺如何。

一個令人愉快的握手,感覺上是:堅定、有力,代表這個人能夠做決定、承擔風險,更重要的是能夠負責任,以誠摯、熱情的握手,來顯示他多麼高興能夠認識你;至於令人反感的握手,感覺是:猶豫、不爽快,好像在告訴別人我不是做決定的人,讓人覺得你軟弱、狡獪、沒有生氣,跟你握手,好像手裏握一條死魚。

至於用力到好像要把對方骨頭捏碎,給人的感覺是一樣的糟糕,正確的握手,給人幹爽、觸感很舒服的感受,濕黏、冰冷,就像你長時間握著一杯冰水,將讓對方留下不悅的印象。

如果你的手經常都是冰冷的,當你要與人握手時,不妨把手放進口袋裏讓手溫熱點。

如果你的手常年都是濕冷的,在握手之前,先在褲子或裙子上擦一擦,使你伸出去的手是幹的。當然你的動作必須快速而優雅,以免引起別人的側目。

老經驗:

握手是現代人在社交、經商場合不可缺少的禮節。

有的時候對方可能沒注意到你伸出去的手,這時隻要微笑地收回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