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有敵自遠方來(2 / 2)

“我相信小勇一定能做到,”施天羽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剛想要在說些什麼,突然發現遠遠的揚起一股塵煙,施天羽見狀不禁臉色一變。

而此時遠處一騎飛奔而來,施天羽遠遠望去,臉色也凝重起來,這飛奔而來的正是施天羽放在外麵的偵騎,他此時匆匆而來,想必是有了什麼情況,再加上遠處煙塵大起,想必是有賊寇盯上了這濟州府了。

“稟教官,前方發現大隊流寇……”來騎飛馳到施天羽麵前飛身下馬,急匆匆的說道。

“可看清楚有多少人?”施天羽臉色頓時沉了下來,他本以為這些流寇隻是一群烏合之眾,當是沒有膽量打這濟州府的主意,卻是沒想到他們還真來了。

“約有三四千人……”

施天羽的臉色頓時就沉重起來。

夏朝的國策就是揚文抑武,而在軍事部署上則是 “守內虛外”。一方麵,這個政策是當年夏朝立國之時的政策,那時夏朝初立,全國還有不少割據政權的存在。夏朝將重兵駐守於京師及附近,既有利於應付西北邊境及各地之急,又可防止“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現象的出現: “禁兵者……皆以守京師,備征伐。”這樣,在任何情況下,皇帝隨時都可調用禁軍。另一方麵,“守內虛外”夏朝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治的需要。夏朝之前各國的交替,如走馬燈般,而且大部分都是用兵變的方式取得,就連自身也是靠兵變取得政權。所以,夏朝的曆代皇帝都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籠絡和防備內部問題上,他們首先考慮的便是如何保持穩定並擴大統治基礎進而加強集權,尤其是軍權。所以,夏朝軍隊雖然有禁軍、廂兵、鄉兵、藩兵,但是禁軍不僅人數眾多(占兵額半數以上),而且還是全國各地精心挑選出來的,是當時主要的武裝力量。這樣一來,禁軍被牢牢地控製、掌握在皇帝手中,自然不怕各地的叛亂。

隻是這樣一來卻又給各地帶來了新的問題,那就是駐兵太少,而且多是些裝備簡陋、訓練不足、士氣不高的廂軍,就拿這濟州府來說,如今駐紮在城中的隻有兩萬人的廂軍,再刨去空額,城中能有一萬人那就是不錯的了,而且這些廂軍平日裏做的也多是些跑腿打雜的雜役,就更不要說什麼訓練了,哪裏還有什麼戰鬥力,這也是任俊為何放著數萬災民在城外,自己卻緊閉四門不敢出城賑災的一個原因,相比較死些災民,任俊還承擔不起丟了濟州府的罪責。

發現了遠處的不妥,此時負責防衛保護的一位將領也湊了過來,小聲的勸道:“施大人,看遠處怕不是有大股流寇進犯,你看我們是不是先撤入城中,畢竟我們人手不足,不足以保證大人的安全……”

“哼,當兵時為了什麼?”施天羽冷冷的看了這位將領一眼,冷哼了一聲,“當兵是為了保家衛國,是為了保護眼前的這些父老鄉親,否則要我們做什麼?”

“再說了,不就是幾千人的烏合之眾麼,我隻當他們如土雞瓦狗一般,”施天羽轉身說道,“吳用,馬上傳我將令,立刻隨我上前,讓他們見識見識什麼才是真正的軍人。”

吳用領命而去,施天羽看了看在一旁有些惴惴不安的那位將領,說道:“不知這位將軍尊姓大名?”

“不敢不敢,下官姓單,單名一個熊字。”這位年約三旬的將領恭敬答道。

“單將軍,你就帶著本部人馬,跟在我們後麵,”施天羽笑著拍了拍單熊的肩膀,“放心,你們隻要打起精神就好,在後麵將氣勢給我做足,有了你這一千人,再加上我的這百十位勇士,今日的功勳我也不吝惜分潤寫你們。”

“是,是,是……”單熊借著躬身施禮的功夫暗自腹誹了一番,憑著自己手中的這些人一對一遇上這些流寇自然不在話下,可是若是倍於自己,那可就不好說了,剛才聽說來敵約有三四千人,這仗根本就沒辦法打下去。

可是他也不敢抗命,任俊為了討好這位天使,特意將自己的人馬調過來聽從這位欽差大人的吩咐,此時他可不敢觸黴頭。

此時遠處煙塵四起,隱約間已經能聽到馬蹄的聲音,“轟隆隆”的仿佛敲打在心房之上,這些響動也驚醒了那些正在熱火朝天的忙碌的災民們,大家臉上都是驚疑的神色。

當施天羽帶著單熊迎了上去的時候,在天地之間,一騎猛的躍出,手中大旗在急速的奔跑見招展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