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巡訪使(2 / 2)

……人員管理和賑災糧款安排分配上,施天羽也是在小冊中提出了些簡單易懂的記錄手法,並嚴格規定了執行的程序,這些記錄手法的好處就是,隻要是找些會識字算數的人就可以勝任,它可以在在第一時間做出最高效率的分配。而且有了這些數據,事後要做追查也就簡單了。在賑災的過程中,每天或者幾天安排一些信得過的人做查賬,在這些記賬的方法中施天羽在其上標注了幾個查賬的關鍵點,這樣隻要看看在這些點有沒有問題,就可以知道總的賬目上是否出現問題了,一旦出現問題,視情節嚴重,對於影響太過於巨大的可以抓出幾個典型,殺一儆百也是好的……

當然,最後這賑災還是要歸根結底在這糧食上,最起碼要保證災民們一口吃的東西,所以這儲備糧也是要早早的準備好,各地雖然都有常平倉,可是如今倉中的餘糧也要有個準數。而這賑災糧也隻是要保證他們不餓死就好了,災民們每天能拿到一兩碗粥,他們就不至於暴\亂,也不至於去吃那些腐敗變質的東西,而且吃得半飽不飽也就沒有力氣暴亂惹事……

這些個條款甚是和楚雲飛的胃口,可是他也知道條款雖好卻還需要人貫徹下去,這個人選倒是頗讓人頭疼。這施天羽倒是個好人選,隻是卻太過年輕,不知能不能當得起這個重任……

正思忖著,楚雲飛腳步一停,已經到了崇政殿的殿門前,見到楚雲飛過來,早有閣門官入內稟報了,他也就在門前等著通傳……

夏宏此時正看著東山東路報上來的旱災奏章,聽到楚雲飛受招而來,命其入殿後,便拿著這份奏章對他問道:“楚卿,這東山報旱災的奏章可是越來越急,這一次已經言到常平倉已近枯竭,卻不知你們政事堂可拿出什麼應對之策?”

“此事臣已知曉,政事堂已經初步製定了應對之策,我已經看過了,隻是有些東西還要再細細推敲一下,這兩日就會報與陛下,”楚雲飛躬身答道。

將東山的奏章放下來,夏宏問著楚雲飛:“哦?已然有了對策了?如此甚好啊,卻不知是何內容啊?”

“這當務之急自然是調配糧食。已著令戶部調派好用於賑災的錢糧,一旦有需要即刻將賑糧起運。而各州府也不能都是隻盯著朝廷,等著朝廷想辦法。這些天來的天氣,這大旱還是要持續一段時間,要令各州縣興修農田水利,做好抗旱的工作,否則這天氣持續這般下去,耽誤了下半年的農時,那百姓們可就是真沒了指望,就真是要鬧出流民潮了。”

“流民潮啊,”夏宏長歎了口氣,心情頓時抑鬱起來。他自親政以來已有近二十年了,倒是也鬧過不少次流民潮,更是有兩次引發了暴亂,其中的淒慘處雖然並未親眼目睹,可是隻是聽說的也夠淒慘的。

夏宏可能並不是個有能力的明君,可是他是一個好人,他希望自己的子民能過上溫飽幸福的生活,這也是他這些年來盡全力支持楚雲飛變法的原因之一。這幾年變法推行的不錯,也確確實實增強了國力,改善了百姓們的生活,可是這老天卻是仿佛跟自己作對似的,今年竟來了這麼一場大旱!

“也許不會有的,”楚雲飛忙又說道,“隻是未雨綢繆罷了,先早早的做好準備,一旦出現也能很好的控製住,若是沒有出現也不影響什麼。”

“恩,好吧,隻是不知楚卿心中可有什麼辦法?”夏宏無奈的點了點頭,他知道楚雲飛說的對,早作準備將事情控製在萌芽之中實為上策。

“臣手中有一個賑災手冊,甚是不錯,還請陛下預覽,”楚雲飛說著將手中的小冊子遞了上去。

“哦?是什麼賑災手冊?能得愛卿如此鄭重其事的推薦,”夏宏神色一動,他可知道楚雲飛那是有名的嚴謹之人,等閑的東西是入不了他的法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