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天不假年,阿卡夏在2553年就去世,享年55歲,外界普遍認為這是因為衰竭魔法的影響,而他留下未完成的著作在迪馬學院的幫助編輯下,於2578年寫完並出版,書名為《阿卡夏醫略》。
盡管2578年出版的《阿卡夏醫略》,其實許多內容已經和阿卡夏沒有關係了,而是迪馬學院諸多導師努力的成果,但是為了感謝阿卡夏對醫略的提綱性創造,迪馬學院仍然將這本書稱作《阿卡夏醫略》。
除此之外,迪馬學院還設立了“阿卡夏獎”來獎勵對醫學具有突出貢獻的人,阿卡夏因此被稱為“近代醫學之父”。
不過等網絡時代到來以後,一些人就在網上陰陽怪氣的說:“阿卡夏除了通過誰都能做的調查總結出城市布局和發病率的關係以外,還對醫學有什麼貢獻?整理過去那些老土甚至有很多錯誤和缺陷的藥劑?所以憑什麼被稱為近代醫學之父?”
撇開這些站在曆史下遊而站著說話不腰疼的網絡噴子,讓我們再將目光調回如今,還正在進行“琳娜戰爭”的時代。
此時已經是大曆2540年,悉伯無可抵擋的再朝前方踏進,即便瑞英麥邱重新任命哈迪斯為將軍也沒有辦法了,悉伯軍隊在琳娜行省已經收複了索拉比非和阿米裏加,對於北部已經躍出諾蘭莎行省,蠶食了不少屬於瑞姆行省的領土。
對此哈迪斯給柯多密打了一份悲觀的預報,再過3年左右,悉伯就會兵臨柯多密城下,而柯多密即便是上下一心也最多支撐5年就會淪陷,之後再用10年時間,悉伯就會將瑞英麥邱滅國。
可是就在這種時候,悉伯卻給瑞英麥邱派來使節,來商討和平問題,這讓瑞英麥邱貴族摸不著頭腦,倒是哈迪斯猜到了一些,悉伯可能要對東邊的菲氬動手。
當悉伯和瑞英麥邱在2522年爆發“琳娜戰爭”的時候,菲氬和法爾達早在2520年就與菲尼爆發了“吉利拉西戰爭”,經過20年的交戰,菲尼已經逐漸抵抗不下去,如果沒有外力插手,或許會比瑞英麥邱更早亡國。
那麼菲尼的外力能有誰呢?法爾達的鄰國法安達穆嗎?算了吧,兩國可是百年的友邦,而即便法爾達滅掉菲尼以後,還會有菲氬作為新的敵國,犯不著與百年友邦法安達穆交惡,所以法安達穆是不可能作為菲尼的外力。
那既然如此,菲尼唯一能借助的外力,就隻剩下作為菲氬鄰國的悉伯了,而悉伯如今派出使節,或許就是要與瑞英麥邱和談,然後將軍隊投放到對菲氬交戰的戰場。
“絕對不能與悉伯和談!必須要牽扯住悉伯的精力!否則一但這次求和,那麼下一次戰爭結束之時就是瑞英麥邱亡國之日!”作為主戰派分子,哈迪斯為此奔走相告,可是最後換來的卻是卸任令。
哈迪斯說的柯多密高層當然能明白,可是以現在亡國的的代價幫助菲氬拖住悉伯,菲氬能給自己什麼報酬嗎?給不了,而自己反而還會因為導致悉伯戰略計劃泡湯而遭到惱羞成怒的報複。
而如果與悉伯和談,那麼就算要亡國至少也得拖到下一場戰爭了,這樣一來就能苟下去,而能苟下去起碼有翻盤的可能,時間那麼長,誰知道會不會出什麼意外呢?
所以瑞英麥邱無視了哈迪斯等主戰派的意見一意孤行的與悉伯開始商討和平事項,哪怕是要遭受較為苛刻的條件。
後世網絡時代的一個論壇中,就有這麼一個主題帖子,貼主在抨擊當時的瑞英麥邱高層:“如果那幫軟骨病貴族能夠硬氣一點,聽從主戰派哈迪斯將軍的意見,不去簽那份喪權辱國的條約,瑞英麥邱就不會在之後的戰爭中亡國了。”
樓下的神回複回答:“不簽和約的話確實不會在之後的戰爭中亡國,因為‘琳娜戰爭’中瑞英麥邱就會直接亡國了,哪裏還會等得到下一場戰爭?”
接著兩人就開始罵戰,而討論著討論著也有人開始歪樓,有個人詢問到:“你們說要是瑞英麥邱真的聽從哈迪斯的意見死拚到底,導致瑞英麥邱在‘琳娜戰爭’就亡國,那悉伯的領土就會純粹西傾而沒法做到雙頭鷹,這樣的曆史會如何發展呢?”
當後世的網友可以坐在沙發上隨意評論當時人的政策時,當時人卻需要搏上自己的一切,為自己族群掙一個未來。
“‘大賢者’婆利古留下的最終大殺器,是時候可以列裝了,”時任悉伯合眾總統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