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戰後,哥德羅思勢力大減,雖然沒有被哥尼格塔攻占任何的領地,可是南方的土地卻隨著達提娜獨立為嶄新的國家,哥達緹娜。並且前巨手大統地還被授予戰爭中功勳卓著而且還是當地實際控製者的坎多來普家族。
值得一提的是,哥達緹娜建立以後,原本應該建立的是坎多來普王朝,畢竟達提娜嫁而非贅娶坎多來普家族的族員,她的子嗣目前是姓坎多來普而非艾篤。可是達提娜認為艾篤之名更加尊貴,於是在妥協之後,達提娜將家族名更改為南艾篤家族,在哥達緹娜建立了南艾篤王朝。
北邊哥尼格塔也差不多,鎮守哥尼格塔的艾篤家族支係經過這一戰以後,和南方古地是徹底分道揚鑣了,聽說哥達緹娜建立了南艾篤家族,於是哥尼格塔的艾篤家族也將族名更改為北艾篤家族,在哥尼格塔建立北艾篤王朝。
所以如今哥尼格塔地域分裂成3個國家,北邊的哥尼格塔,中間的哥德羅思和南邊的哥達緹娜,有趣的是這三個國家的統治王朝全都和艾篤家族有關。
這種三國一艾篤的局麵沒有持續多久,就隨著1958年至1982年的“坎多來普戰爭”而結束,試圖削藩的艾篤王朝削藩不成反被削,內戰引發了南北二國幹涉,最後不但南割北讓,還導致坎多來普家族取代艾篤家族在哥德羅思建立坎多來普王朝。
到了1991年時,坎多來普王朝在哥德羅思進行坎多來普改製,撤銷後巨手大統地的行政區規劃,並將洛林大統地拆分成南洛林大統地與北洛林大統地,把首都從切利亞搬遷至尼斯塔。
而在2000年時,哥尼格塔更是發布《和諧貿易令》,為了確保哥尼格塔貿易可以順利進行,哥尼格塔宣布自己在哥德羅思與哥達緹娜之間,將會自動與被侵略的國家結盟,確保哥德羅思與哥達緹娜可以和平的接受自己貿易剝削。
“我是艾篤家族的洛林,我的祖先就是米塔爾王子,被哥尼格塔和嗟爾鼠輩聯合進攻,失去了原本屬於他的國家,作為他的後裔,我們這一支在此後的歲月中也備受歧視,即使坎多來普家族取代艾篤王朝以後也沒有改善。”
盡管冷弈已經知道了洛林的過去,但是洛林不知道冷弈知道了,於是聲情並茂的給冷弈講著自己的經曆:“我在洛林大統地的首府,也是哥德羅思的首都洛林出生,這也是我的名字,出生時間是大曆1989年暨哥德羅思建國395年。”
“我2歲的時候,坎多來普家族(此時應該叫做王朝,仍然叫做家族是洛林的蔑稱)把洛林大統地被分割為南北兩個大統地,此後對當地實行了很多暴虐的措施,我們深深的怨恨那群東地人,於是在我三十多歲的時候,帶領鄉親們對邪惡的坎多來普家族發動起義。”
冷弈瞄了一眼自己的資料,洛林發動叛亂的準確時間是在2027年,被後世稱為“第二次坎多來普戰爭”,此時波旁的海兩大陣營正聚焦在爆發於布拉亞鬆和布托克西之間的代理人戰爭。
此外,洛林的叛亂也沒他說的那麼純白無瑕,冷弈的資料清楚地顯示他們的叛亂受到了哥達緹娜的大力支持。
但是洛林也沒全說謊,坎多來普王朝對當地的統治確實隻能用暴虐來形容,畢竟洛林大統地是後娘養的,坎多來普王朝需要用這些地方的賦稅來收買自己的基本盤,前巨手大統地。所以洛林的叛亂不但得到貴族的大力支持,還獲得了許多平民的追隨。
“由於哥尼格塔的《和諧貿易令》,哥達緹娜不敢趁火打劫,於是我順利的擊敗腐朽的坎多來普家族,在洛林大統地各地貴族的支持下,割據了當地。”
“在我反抗的過程中,哥尼格塔和哥達緹娜都試圖拉攏過我,但是我都看穿了他們對哥德羅思的狼子野心,為了不讓哥德羅思分裂和衰弱,我拒絕了他們,並且在可以東征前巨手大統地,摧毀坎多來普家族最後的抵抗時,我停下手。”
“因為我知道,我在那裏沒有根基,坎多來普家族如果決心抵抗,還可以抵抗很久,那時候哥尼格塔就會打破承諾親自下場,於是我邀請坎多來普家族和談,讓他恢複洛林大統地並授予我們自治,而我願意為坎多來普家族守住西方的大門,抵禦哥尼格塔和哥達緹娜這兩個可鄙的鄰居。”
冷弈又瞄了一眼資料,發現洛林這段話都沒有說謊,所以既然把過去說得這麼美好,現在又在這裏求了神界百年再給他一次機會,所以後麵肯定有一個“但是”。
果然,洛林開始說起了他的“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