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波旁的海最終一戰(五)初次交鋒(2 / 2)

之後,除了各大學院紛紛邀請塞勒科斯過去宣講以外,還有無數其他跟風的導師乃至供奉,都開始談論塞勒科斯的看法,最終波特盧形成了一個普遍的結論:如果想要確保波特盧的沿海安全,那麼波利就是不可替代的生命線。

而很快,隨著商人、遊客的接觸,塞勒科斯的觀點就隨之傳到了波裏斯,波利,乃至於整個波旁的海,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轟動確實不小,要知道連卡多許宮都特地為了塞勒科斯的理論,而緊急召開了一次會議。這次會議是在波裏斯國家意識哈迪斯的操控下召開的,他想看看既然波特盧有塞勒科斯,那麼波裏斯會不會有波裏斯的塞勒科斯呢?

【這次會議有許多人的發言,但是沒有一個人能發出像塞勒科斯那樣發人深思的話語,並且基調大多千篇一律,這裏我截取波裏斯國家海神總教,斯諾家族法卡諾斯的兒子本提薩諾斯的演講,來向各位聽眾展現出當時會場的氣氛。】

【“波特盧人雖然是波旁人在騰龍大陸的殖民者後裔,但是沾染上騰龍大陸粗魯無禮的習俗,也變得粗魯無禮,才會以他們的道德水準來揣測文明的波旁人,所以發出如此駭人聽聞之說,他們心中真正的觀點由此可知!”】

【“我們波旁人是文明的,仁慈的,友善的,我們國家所要做的,隻是重新建立波旁帝國崩潰之後的波旁島與埃多楠半島的新秩序而已,當新秩序重新構建起來之時,所有正義的國家都會在這個秩序中享受他們的幸福。”】

【“看啊,我們波旁人可曾毀滅過任何一個國家嗎?即使是波康這樣的野蠻人國家,我們也仁慈的讓他們保存一個行省,來延續他們國家的存在。哪裏像波特盧?可憐的印哥納就這樣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

【“因此我們波旁人要構建新秩序的範圍,隻在波旁島與埃多楠半島而已,沒有插手騰龍大陸的野心,喜歡摧毀國家的波特盧以他們的習性來揣測我們,當然感覺到瑟瑟發抖,懼怕不已,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波特盧為什麼那樣關注波利?是因為波利是他們的生命線嗎?我感覺不是啊,真正的原因,恐怕是因為波利與他們一樣粗魯吧?”】

【“北波烏圖人,同樣是波旁人的殖民者後裔,卻被波利人蠻橫的剝奪了自治權,並且將殘酷的壓迫施加在他們的頭上,這種暴行難道不值得譴責嗎?與這種國家為伍,波特盧難道不感到羞愧嗎?”】

全特麼是廢話——這是波裏斯國家意識哈迪斯的看法,就特麼沒一個能打的,全都在用轉移大法,對塞勒科斯提出的問題避而不談,反而大談特談波利和波特盧的族群習性,這族群性格和爆發戰爭有個屁關係?

就這樣,由於《厄波斯禁令》與塞勒科斯的演講,導致波特盧與波裏斯這兩個國家的2000年一整年都沒過好,等過了幾個月,波特盧終於有動靜了,首先他們派出使節與波利商量妥當,然後就於2001年對波裏斯派出了正式使節,開始商討波利問題。

塞勒科斯提出的意見非常有建設性,對瑪琪娜和波利陣營國家意識烏莫拉有非常大的啟發,所以兩人意見一致,才有上麵的行動,而很快波裏斯就接到了波特盧與波利聯合來訪的使者。

“本著為波旁的海世界和平考慮,如果波裏斯與波利能在海神的見證下,簽署一個五十年的互不侵犯條約(神界規定這類條約簽署一次有效期最多五十年),那麼對整個波旁的海都將是值得慶賀的善舉。”

這個提議讓哈迪斯擱著胃痛,不去進攻波利,然後看著波特盧解決南方以後,毫無顧忌的渡海進攻波裏斯嗎?可是直接拒絕也是不行的,這樣子之後在道義上,波裏斯就落入不利的下風。

思考一番以後,哈迪斯想出了回絕的口徑,這個思想傳達給波裏斯的使者。

“與波利簽署互不侵犯和約,是和平的和約,是對波旁的海和平的保證,我們波裏斯當然歡迎至極,但是簽署和約的目的,應該是確保能讓波旁的海保持和平,而不是為暴政大開方便之門。”

“所以,如果想讓波裏斯與波利簽署互不侵犯和約,那麼需要有所保證:首先,波利需要保證不在貿易方麵對波裏斯進行歧視;第二,波利不應該將外部勢力(指波特盧)引入波旁島,與外部勢力聯合;第三,波利應該結束對北波烏圖人的暴政,歸還他們自由。”

哈迪斯想出了完美的回絕,畢竟如果波利答應這三個條件,那麼即便是簽署互不侵犯條約又有什麼可以擔心的呢?而波利與波特盧的使者頓時麵如土色,表示事關重大,需要回去商議,於是雙方的第一輪交鋒到此暫時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