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終戰前的亂戰(十)糜爛與轉進(2 / 2)

在“第二次托克西戰爭”中,布托克西已經丟掉了莫曼多以北的所有國土,國內逐漸不穩,最近幾年已經發生三次政變事件,所幸都被修羅奇平定,但是也正因此,轉進瑪茲島的想法,在修羅奇腦海中越來越強烈與成熟。

就在此時,波旁島終於有動靜了,“第九次埃多楠戰爭”爆發,使得波裏斯不得不將自己幹涉“來德祿戰爭”的軍隊逐漸抽離,填去“第九次埃多楠戰爭”。

原來波利不是說起碼要1965年才能發動戰爭麼,為什麼會提前發動呢?因為這起戰爭的挑起者並不是波利,事實上戰爭不是由誰挑起的,而是源於埃多楠的內亂。

埃多楠現任王朝是斯赫德勒第二王朝,斯赫德勒第二王朝對全國的統治,遭到了國內大貴族崔斯特的挑戰,崔斯特家族在控製了埃多楠的嶄新南衛所以後,為了確保自己的統治權,開始全方位的倒向波裏斯。

崔斯特家族的完全倒向引起波利的強烈不滿,波利提醒波旁需要注意1878年簽署的《第四次加拉本和約》的條款,即“波裏斯放棄對南波烏圖與埃多楠的宗主權”這一條款,然而波裏斯聲稱自己隻是對嶄新南衛所確立宗主權,而不是對全埃多楠確立宗主權。

總之,波利說波裏斯違反條約,波裏斯說波利無理取鬧,雙方就談崩了,最後波利發出通牒,如果波裏斯執意要與崔斯特家族簽署宗主條約的話,斯赫德勒第二王朝統治的埃多楠與波利,將和波裏斯與崔斯特家族進入戰爭狀態。

波裏斯無視了波利的最後通牒,與崔斯特家族簽署了宗主條約,於是“第九次埃多楠戰爭”就此爆發。

波裏斯從“來德祿戰爭”抽身以後,波特盧大喜過望,聚齊起大批兵力,準備趁著布托克西還沒玩完時抓緊時間,在接下來連續發動幾次大戰役,將印安地與來德祿特權區徹底滅國。

然而修羅奇已經不想再用布托克西的底蘊,和布拉亞鬆與烏爾奇耗下去了,並且到了此時,國內還忠誠的大部分貴族,已經同意修羅奇提出的布托克西轉進瑪茲島計劃,於是修羅奇就開始跑路了。

大曆1963年,布托克西的精銳軍隊、重要財產、市鎮檔案等,能帶走的全部被布托克西流亡政府轉移到瑪茲島,帶不走的資料大多焚燒一空。布托克西這一走,雖然讓布拉亞鬆沒能徹底將其滅國,但是想到不用麵對祖輩提到的拿須體係,將領們還是鬆了口氣。

布托克西政府逃亡瑪茲島以後,原有領土被烏爾奇與布拉亞鬆共同瓜分,至此“第二次托克西戰爭”暫時告一段落。

布托克西流亡到瑪茲島以後,第一站是瑪蘭琦的前首都,流亡艦隊首先在這座城市這裏稍作休整。

與瑪蘭琦執政長蘭三世的談判比較順利,在允諾可以派出工匠指導瑪蘭琦改進自己的航海技術以後,布托克西流亡政府被獲準於泰姆暫住,而在泰姆擠不下的設備,則可以調到安謐都北方建立臨時據點——順便為瑪蘭琦開發邊境。

修羅奇當時已經63歲了,卻仍然很有勁頭,他讓修革馬特待在泰姆主持事務,自己則帶著人去安謐都北方建設據點。修羅奇滿懷激情,將這個布托克西流亡政府開發的據點命名為“圖奧邁”,在布拉亞鬆語中,寓意是新家。

且不說正在愉快建設新家的布托克西,將目光調回騰龍大陸。布托克西拍拍屁股走了,波特盧就要坐蠟了。

現在波特盧的地緣政治可以說是開國以來最為糟糕的時間段,不要說萊索諾,連庫圖馬特都想不到十拿九穩的“來德祿戰爭”居然會打成現在這個樣子。

如今,波特盧南方已經是烏爾奇與布拉亞鬆這兩個狼狽為奸的國家,什麼時候捅自己一刀不好說,內陸有邁席卡這個二五仔,說不出弗蘭克要塞,鬼信啊?北方是正在和自己死鬥的來德祿特權區和印安地,一句四麵皆敵完美概括波特盧如今的處境。

不過烏爾奇剛剛打完“第二次托克西戰爭”,想要插手“來德祿戰爭”也得等自己緩過來,所以庫圖馬特還有思考的時間。

庫圖馬特硬著頭皮想了一宿,才勉強想出一個主意,於是找來烏爾奇大使通知烏爾奇,波特盧已經同意了,隻要烏爾奇能打下邁席卡這個“叛逆”,那麼邁席卡所有的國土,都可以任憑烏爾奇征服。

波特盧的誠意傳到烏爾奇的英靈,德強的桌案上,換來的隻是德強的冷笑:“鬼才相信波特盧的承諾。”

“但是我們得穩住波特盧,起碼要等我們消化完剛從布托克西征服的領土再說,”烏爾奇的另一個英靈,巴提說道。

於是在大曆1966年,波特盧與烏爾奇簽署《拉昂密約》,波特盧允許烏爾奇進攻邁席卡,所征服的邁席卡領土皆歸烏爾奇所有。

然而憑借著《拉昂密約》,波特盧就能穩住自己的南方,避免自己遭遇到南北夾擊嗎?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