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流亡貴族(十)棋子的反撲(2 / 2)

然而就是這個歲數,他在得知新的埃多楠戰爭爆發以後,居然宣布親自出征,難道是想證明自己寶刀未老嗎?或許是卡多許一世宣布親征的消息鼓舞了南波烏圖,南波烏圖在隨後宣布對埃多楠宣戰,和波裏斯站在一起。

如果在這個時候波利參與進來,恐怕又是一場堪比波旁島戰爭的可怖戰爭,於是那波利卡再次寫給波利求援信,讓波利迅速出兵,再不濟也得派新的雇傭兵過來,比如拉奈希那些雇傭兵。

可是等了一個月以後,那波利卡沒有聽到波利派出新的援兵的消息,卻聽到波利內戰的消息。

當得知波利無法在此時出兵時,那波利卡拍著大腿歎息道:“大好時機毀於此時,此戰恐怕是卡多許一世的落幕之戰,然而就憑著埃多楠一個國家的實力,想要同時打敗南波烏圖與波裏斯,我看很懸。卡多許一世一世不敗之名,就要這樣流傳下去了嗎?”

此時在海對岸波利的領土內,這個國家已經爆發了低程度的內戰,所謂低程度的內戰,是內戰隻局限在北部航道,因為內戰的雙方心中都有度,知道這不是生死存亡的戰爭,所以沒有將內戰演變為全麵內戰。

內戰的起因,是第二次波旁島戰爭之後,波利對現有的共和政府越發不滿,他們認為波利集合三國圍毆波裏斯,居然都落於下風(反他們就是這麼認為的),俺們覺得這破鍋吃棗藥丸!

在這些反對派中,跳的最歡的是亞洛斯家族的佛科多,也就是英靈佛科多的第四世轉世,早在學院時代佛科多就屢屢批判共和製度,讚揚寡頭製度,而隨著佛科多這批人走上政壇,所謂破鍋藥丸也從口頭變成了實際鬥爭。

在這個世界,共和製和寡頭製有什麼區別呢?要先說明一點,這個世界的所謂選舉,全都是貴族與部分傑出市民的選舉,和屁民沒有任何關係。因此共和製和寡頭製的區別,就是小貴族話語權的大小。

波旁的霸主時代,實行的就是共和製度,最徹底的共和製度,每個城鎮選舉貴族代表,參與到主城議會,主城議會的貴族代表再去參與到大會宮議會,大會宮議會中,每個貴族代表身份是平定的,隻是分為老航道貴族和非老航道貴族。

到了波利這裏,在此之前也實行著像模像樣的共和製度,各地每家貴族都有著些許的話語權。

而寡頭製度則不然,寡頭製度是將貴族權力集中到幾個固定或半固定的貴族身上,至於這些貴族是否有世襲權,那也是兩說的。

當然,實行寡頭製度並不意味著小貴族就可以當屁放了,畢竟波旁的屍體還溫熱溫熱的,佛科多沒那麼傻。

寡頭製度的意思是,你們小貴族見識不多,輪換又太頻繁,把國家事務交給站得高看得遠的大貴族,然後固定下來,豈不美哉?這樣不就不用頻繁的更換代表,導致政局屢屢發生變動,可以有更穩固的核心了嗎?

總之,波利的共和派與寡頭派產生了激烈的爭執,而爭執慢慢又口頭衝突轉為人身攻擊,這次哈迪斯被秘密調遣回來,就是第一次肉體毀滅式攻擊。

洛恩即將召開一次新的大會,而身為代表的佛科多自然也要去參加。共和派的薩摩米斯看準了這次機會,於是以支援埃多楠為名義,將哈迪斯的“波裏斯貴族傭兵團”給秘密調集過來,準備半路截殺寡頭派的重要領袖佛科多。

這一次襲擊如果成功的話,那自然最好;如果失敗的話,薩摩米斯不是不能壁虎斷尾,把哈迪斯那群人丟出去當替罪羊。

而即使是這樣,由於佛科多一向是支持利用流亡貴族對付波裏斯的,自然是不可能因為這次刺殺事件追究所有流亡貴族的罪責,最多是殺掉哈迪斯這些領頭的下台階。因此這次刺殺,薩摩米斯不但沒有任何損失,反而還有獲利的可能,何不幹呢?

結果這種完美的計劃居然也失敗了,那幫該死的傭兵與佛科多勾結在一起,陣前倒戈,導致薩摩米斯非常被動。

消息傳來的當天,薩摩米斯就連夜召集了所有參與者,用陰沉的滴出水的臉色說道:“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不然這群雇傭兵根本沒有渠道和佛科多攪在一起。”

沒人回答薩摩米斯的話,於是薩摩米斯的臉色更差了:“那幫流亡貴族一路上的行蹤都被我們的下屬嚴密監視,根本沒有渠道和佛科多聯絡,如果沒有我們內部的叛徒在牽橋搭線,這兩班沒什麼交集的勢力是怎麼如此親密的合作的!”

“薩摩米斯一定以為他們內部出了叛徒吧?”佛科多冷笑著,“所以他想破腦袋也不會想到,隻要英靈距離小於一千米的時候,就能用英靈渠道進行聯絡,哈迪斯在渠道中,可是說的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