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王半仙與王小仙(上)(2 / 2)

在回家的路途之中,王半仙撿到了一個嬰兒,那是一個長得十分可愛的小家夥。他被包裹在一個紅布包裏,靜靜地躺在一個小土包上,既不哭,也不鬧,隻是默默地注視著天空,嘴角還露出一絲笑意。

第一眼看到這個孩子,王半仙就知道,這是老天賜予他的。當王半仙將孩子抱進自己懷裏的時候,小家夥開心地笑了起來,那是一種最為真摯,最為純潔的笑容,是發自於內心,發自於靈魂的笑容。他的笑容也感染王半仙,籠罩在王半仙頭上的陰雲也似乎被驅散了。

從這個孩子的身上,王半仙發現一塊玉墜,以及孩子的生辰八字,很顯然這個孩子是被親生父母遺棄在這裏的。想到這些王半仙就怒火中燒,怎麼會有這樣的父母,竟然忍心拋棄自己的骨肉,更何況是這麼可愛的小家夥呀。

“小家夥,你也是個可憐人啊,這麼小就被父母拋棄,還好遇到了我,不然你可怎麼辦呀?以後你就跟我姓王,名字麼,就叫小山,從今往後,咱們爺倆就要相依為命嘍。”王半仙一麵逗弄著懷裏的嬰兒,一麵苦笑著說道。誰知那個小家夥仿佛聽懂了王半仙的話似的,“咯咯咯咯”地笑了起來,那樣子真是開心的不得了。

就這樣王半仙帶著繈褓之中的王小山踏上了歸途,而寧靜的月牙村又多了一戶人家。王半仙這次回來幾乎可以說是一無所有,但是善良的村民們卻沒有因此而看輕他,他們用特有的樸實與善良撫平了王半仙心中的傷痕。王半仙發誓,那些淳樸而溫馨的笑臉是他今生所見過最美的畫麵。

老村長依然還是原來的樣子,雖然無情的歲月在他的臉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但是他依舊是那樣睿智,依舊是那樣慈祥。王半仙回來之後,他還大笑著告訴鄰居:“看,俺家的娃多有出息,沒出去幾年,就給俺老頭帶回來個小孫子。你們瞧,俺家小孫孫長得多乖巧,長大了一定是個了不得的人物。”每當老村長抱著王小山誇耀的時候,鄰居們的臉上都充滿了真摯的笑容。

自從回來之後,王半仙就當起了算命先生,依靠從那本怪書上學來的絕技,他很快就成為了公認的王半仙。四裏八村經常有人慕名前來,隻是為了讓王半仙給算算命,相相麵。後來在老村長的提醒之下,王半仙幹脆在鎮上擺了個攤位,開始了正式的算命生涯。而王半仙的名字也隨著他那神奇的相術,逐漸地傳播了出去。

在平靜的月牙村裏,王半仙與王小山過上了平靜的生活,日子一天天過去了,王小山也漸漸地長大了。作為王小山唯一的親人,王半仙在心裏早就將他視為親生。等到王小山到了識字的年齡,王半仙便開始了對他為期十幾年的教育。

讀書、寫字、種地、做飯,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王半仙手把手交給王小山的,而王半仙那獨特的相術本領,自然也絲毫不漏地傳授給了王小山。王半仙小時候雖說是月牙村裏有名的神童,但實際上他的資質卻並不算很好。那本古書之中記載的很多內容,他都是似懂非懂,能夠完全領悟的不過十之一二罷了,所以在傳授王小山的時候,他更多的都是將那本古書直接甩給王小山,而自己則不負責任地在一旁喝酒。為此,王小山也多次提出抗議,並揚言用罷工來威脅,不過在王半仙的暴力鎮壓之下,也隻得不了了之了。

王半仙讀過的書很多,也很駁雜,這也使他的學識變得十分淵博,至少在附近的村鎮之中,還沒有一個人可以比得上他。王小山沒有上過學,他所有的知識都是來自於王半仙的教導。隨著王半仙的名氣越來越大,前來登門拜訪的客人也漸漸多了起來。每當有客人來訪的時候,王小山總是安靜地坐在一旁,看著王半仙為客人批命、看相,這些各種各樣的實例也讓王小山受益匪淺。

這個方法還是王半仙無意之中發現的,這種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教育給他帶來了意外的驚喜,使得王小山在相術之上的進境一日千裏。王半仙在教導王小山的時候十分嚴厲,不容半點馬虎,王小山稍有不慎就會遭到極其殘酷的懲罰。不過王小山從來都沒有怨過王半仙,因為他知道,王半仙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