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點則是分析了,這種田悅的新的教育模式存在的問題,比如知識點較少,對於學生的教育局限於口頭,這樣學生的學習性不能充分發揮,不能完全發揮學生的學習潛力。現在這種填鴨式的教育模式雖然弊端很多,大事優點還是很明顯的,那就是教師們熟悉,而且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潛力,有了壓力才有動力,而新的模式對於學生的教學根本沒有壓力。這樣的教學模式是不符合我們自己的國情的和實際情況的,所以不應該繼續嚐試。
這基本上就是這一篇論文的核心觀點了,田悅要做的就是把這篇論文覺得對的全部搞成錯的,覺得錯的全部搞成對的,這就能夠有力的抨擊這種說法。
田悅想了半天,覺得他需要兩位偉人助陣,第一件就是哲學,偉大領袖的辯證法,這是很值得學習的,因為裏麵有實踐出真知,毛曾經說過:“你想要知道梨子的味道,那就要先把梨子革命。”另一位改革的偉人也曾經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田悅認為他的主要論點就是一點,那就是實踐。
因為上一篇論文說了這麼多,但是有都是空談,沒有一點和實踐相關的,所以田悅覺得要是能夠在這裏麵加上實踐,自己用實踐駁斥上一種說法,那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當年改革開放的時候,關於改革和創新的討論很多,現在這些東西他都可以完全直接那倆用,因為這兩者之間根本沒有什麼區別。都是一次改革,都是一次創新。
他決定把實踐檢驗真理和實踐出真知,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當成自己的主論點,把分析當前教育模式的弊端和自己這種教育模式的有點當成分論點,此外還有創新以及改革的作用和必要性也作為這一篇文章的分論點,這一次他準備搞一個大雜燴,其實從這裏麵的每一個論點,都能拿出來獨立變成一片文章,但是田悅還是想著把這些全部融合到一起,最起碼看起來算是論點眾多,論據充足,論證有力。
整個中午他都在自己的辦公室研究這一篇文章,一上午不過是寫了兩千來字,而且後麵還要修改,他剛才問了一下,這樣的文章一般是五千字左右就好了。最好不要超過一萬字,五千道一萬是最合適的。因為上一篇文章就是七千多字,占了小半個版麵,他現在要是寫個反駁的文章自然是不能太少,隻弄個豆腐塊那就丟人了,所以也要來小半個版麵,六七千字的規模。
中午飯田悅甚至都忘了,他一直在搞他的那篇文章,直到下午預備鈴響了,他這才反應過來,自己還沒吃飯。但是他還有課,就隻能先忍著,先去上課了。
玄書屋轉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