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投資理財哪家強?中國大媽PK渡邊太太(1 / 2)

投資理財哪家強?中國大媽PK渡邊太太

專欄

作者:張靜靜

過去9個月,上證綜指漲勢如火如荼,同時也迎來部分境外媒體的唱空之聲。A股究竟為何能扶搖直上?根據證券交易結算方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的數據,截至4月3日的過去6個月,滬深兩市新開股票賬戶數達1373萬戶,一時間輿論熱議,難道又是“中國大媽”這一“神秘組織”大舉入市了?

2013年4月15日,國際金價暴跌20%,大量中國民眾湧入金店搶購黃金製品,價值1000多億元的300噸黃金瞬間被掃,她們被稱作是抄底黃金市場的“中國大媽”。此後,中國大媽又轉戰比特幣及海外房地產市場,一時間中國大媽成為實力雄厚的“市場主力”,“Dama”更以單詞形式收錄於《牛津英語詞典》。中國大媽的崛起不禁讓人聯想到20世紀90年代叱吒國際金融市場的“渡邊太太”。

渡邊太太:昔日日元走勢晴雨表

20世紀90年代起,日本長期執行超低利率甚至零利率政策,利息收入每況愈下,掌握家庭財政大權的主婦們不再被動地依賴銀行利息理財,而是選擇主動出擊將資金投向海外金融市場賺取高額收益。她們利用國內低利率優勢,拆入日元、投資高收益率的海外債券或外彙存款,獲得利差,並積極參與高杠杆的外彙保證金交易。

據媒體報道,2009年4月的交易高峰時期,當時東京外彙市場一個交易日的交易額就高達2542億美元,這樣的金額比葡萄牙、愛爾蘭這些小國的2009年的GDP還要高,而這其中1/3的貢獻都來自這群主婦。可以說,以擅長外彙保證金交易著稱的日本主婦投資者在全球外彙市場呼風喚雨。鑒於她們的江湖地位,國際彙市借用“渡邊”這一日本常用姓氏將其尊稱為“渡邊太太”。

時勢造英雄。日美利差曾長期穩定在5%,日元與其他經濟體的利差也不可小覷,加上日元階段性貶值帶來的超額收益,渡邊太太們的投資年化收益率一度超過30%跑贏諸多國際對衝基金。她們的行動也被視為日元走勢晴雨表:隻要日元短線走強,渡邊太太就會伺機購買更多海外資產,因此銀行門外排隊的主婦投資者人數和日元走勢高度相關。就在高學曆、高薪水、高資曆的三高外彙交易員舉棋不定之際,渡邊太太們已然在場上殺了個回馬槍。渡邊太太,就是這樣神一般的存在!

2006年7月日本結束零利率政策,金融危機後全球央行又相繼進入降息周期,令日元套利魅力不再,資金回流日本,加上日元被視為重要避險工具,2007年7月至2011年11月間日元相對美元升值近40%,渡邊太太們很受傷。2010年8月,日本外彙保證金交易杠杆比例上限降至50倍,防範金融風險之餘,再度打擊了活躍於外彙保證金市場上的渡邊太太們的交易熱情。然而渡邊太太並未因此絕跡江湖,而是不斷調整方向,將“勢力”逐漸滲入股票、國內外債券、基金、信托等多個市場。2012年安倍經濟學令日元再度大幅貶值,渡邊太太東山再起,抄底黃金、做多美元、拋售澳元資產。

理財技能大PK:中國大媽終將超越渡邊太太

那麼,問題來了!投資理財哪家強?當中國大媽遇到渡邊太太,會是怎樣的高下?

中國大媽和渡邊太太都是特定環境的產物,多金是她們的標簽。上世紀80年代末,日本家庭財富暴漲,其中,超過55%以儲蓄形式存在。而2014年中國家庭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家庭財富中61%為現金及銀行存款。

另外,據日本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在20~70歲的日本已婚女性當中,手握財政大權者占全體的82%。同期公布的另一項調查結果得知,日本已婚女性的“私房錢”平均每人每年115萬日元(折合人民幣5.9萬元),可以說渡邊太太們掌握了家裏絕對的財政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