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為什麼要拜他啊?”
“孩子,他是山神,可以賜與我們糧食和水”
“哦,我知道了!”
山神廟內,一個花甲老太拉著小男孩,跪在一座塑像前,虔誠地三叩九拜。小男孩彎腰磕頭時,偷偷抬眼瞟向高高在上的塑像,顯得十分疑惑。
老太拜叩完畢,艱難地站起身,極其虔誠地看著塑像,咧開嘴很是高興地笑了。
男孩看著被老太放在供桌上的餅,不解地道:“婆婆,你把最後一塊餅也放在這了,我們吃什麼啊?”
“傻孩子,山神會賜給我們的!” “山神,什麼是山神啊,婆婆?”
老太搖了搖頭,又對著塑像鞠了個躬,拉起小男孩走出了山神廟。
山神廟是杜家村唯一一座廟院,因為年久失修也早已破爛不堪。但是,山神廟確是杜家村唯一的希望。
多年前,杜家村年年都風調雨順,每年秋天莊稼都會大豐收。一村人,過的也算幸福。直至有一天,突然下了一場黑雨,村子裏所有的莊稼都被淋死。全村人顆粒無收,到了秋天已是餓殍遍野。
村裏有個博學的教書先生,不忍村民遭此磨難,於是便占卜問卦,主持修了一座山神廟,以求神靈庇佑。山神廟建成之初,確實也下過幾場雨,於是乎杜家村所有人,都對這山神廟裏的塑像敬重無比。都將家裏的糧食拿出,去祭拜這塑像,盡管如今它已不再顯靈,杜家村的人對它的信仰卻是始終未曾動搖。
如今,已是三年滴雨未見的杜家村,早已人丁慘淡。年輕人都逃離去了別處謀生,剩下的隻有些婦孺小孩。而小男孩,便是這其中之一。
小男孩名叫杜峰,是老太下地幹活之時,在田畔撿到收養。現年已是六歲有餘,一直叫老太婆婆,祖孫倆在一直相依為命。
回到村子,已是晌午時分。杜峰見村口有幾個平時的玩伴,便玩性大發,讓老太一個人回家,自己和幾個孩子興奮地玩了起來。
“誒,杜峰,你幹嘛去了?”
一個孩子歪著腦袋,看著比他大一頭的杜峰。
“我和婆婆去拜山神了!”
“哇,山神是什麼?”另一個孩子問。
“我也不知道,婆婆說,山神會賜給我們食物和水。”
“我已經一天沒吃東西了,我也要去拜山神。”
一群孩子羨慕地圍著杜峰問這問那,這一刻,杜峰儼然已成為了孩子們的核心,不為別的,就因為杜峰拜過山神,而山神又可以賜給食物和水。
杜峰看了看圍在四周的孩子們,興奮地拍了拍胸脯道:“婆婆說,拜完山神,回家就有好吃的了。走,到我家吃好吃的去。”
“哦,有好吃的嘍!”
“去吃好吃的嘍!”
一群孩子跟在杜峰的後麵,個個臉上堆滿興奮的表情,歡聲笑語一時間傳遍了整個村莊。
“婆婆,婆婆,我們要吃好吃的!”
杜峰遠遠地喊叫著,雙手舉過頭頂,興奮地左右亂擺,第一個衝進了院子。
“婆婆,我要吃好吃的!”
沒有人回應,杜峰回頭對跟在身後的孩子們使了個眼色,將手指放在嘴唇上,輕聲細語地道:“小聲點,婆婆一定在做好吃的給我們。”
幾個孩子也跟著將手指放在嘴唇上,貓著腰一小步一小步地移到門口。
杜峰偷偷地將頭伸進門內,跳進去,高興地喊道:“婆婆,你看我帶誰來了?”
無人回應,老太安詳地躺在土炕上,閉著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