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槍如炮,以炮為拳。如若說王浮生除了那大槍之外更擅長什麼,那就剩下這一雙鐵拳。
“對付你,一雙拳足以。第三套軍體拳。”說罷雙拳擺出一個奇怪姿勢,雙拳崩出悍然錘在劍尖之上。
對你沒有聽錯,不是第三套廣播體操,而是第三套軍體拳。
王禹行也從軍多年,王浮生雙拳拉出的架勢竟然是從軍必學的拳法軍體拳。沒想到王浮生竟然用這軍中最下級的拳法來跟他對戰。
這不僅是小看王禹行,更是小看他手中的知行合一劍法。
定要給他深刻的教訓才行,可惜這是幻境之中。不過切掉他的一雙拳頭也很爽不是?王禹行也練過軍體拳,自然知曉其中威力。這王浮生還能將這軍體拳修煉的翻天不成?
他從未見過修行相仿的情況下,軍體拳能夠勝過刀槍棍棒的。尤其是如此重要的比鬥之間,王浮生雙拳襲來更像是個笑話。
軍體拳定然是勝不過那知行合一劍,卻不代表著那君子劍能夠割掉王浮生的那一雙拳頭。
隻見此刻他拳手之上裹著一層奇異光輝,或者是裹著很多層其餘光輝。
那其中淡淡青色的乃是青龍之力融合在內力之中的力量。
而白色甚至有些耀眼的則是白虎之力的力量。
還有月華凝結之後濃厚的太陰之力。
最後就是嗜血陰符經殘留下的神念之力。
再加上王浮生長年累月都在不斷增加的怪力,這五種屬性各異顏色不同的力量在此刻終於第一次融合而成凝聚在他雙拳之上的力量,共同抵禦外敵。
王禹行卻將體內內力全然灌注劍內,化作鋒利劍氣。誓要斬斷王浮生那舉起雙拳。
這君子劍雖不比踏雲逐煙,卻也是名家之作。削鐵如泥自不在話下,而王浮生卻未曾聽說他練就無堅不摧的外功出來。
結果卻讓王禹行沉重一沉,沒想到王浮生雙拳悍然如鋼鐵一般,不懼劍氣,不寒劍鋒。
外功橫練巔峰,也不過鋼筋鐵骨不懼尋常刀劍罷了。修外不修內,卻會暗傷沉積終折壽。
不過也就到此,軍體拳橫豎就那麼幾個招式,那終究是低級的拳法而已。王禹行明白,而王浮生卻更是明白。
他如今之是想要看看自己如今肉身化作何種程度,對陣王禹行不過順便為之。明明軍體拳低微無比,他為何卻偏要用此拳來生了王禹行。
因為這軍體拳之所以能夠普及軍隊確是與他有些關係。當年十三路魔軍以降軍姿態投誠兩大帝國,不僅帶來十三位實力通天的魔將大人,也帶來了一些有趣的小玩意兒。
第三套軍體拳便是其中之一,相傳此為魔帝所創。綿延千年都為軍中最熟悉的基礎拳法之一。
兩國自然從善如流全部接納,而王浮生修煉次拳卻有中先天的熟悉之感。
因為覺醒記憶之中,這軍體拳原本就是第一世之人將此帶來於這世界之中的。對於沒有任何根基之人,確實相當好的基礎拳法。修煉到極限,也能夠外功橫練指向巔峰。
隻可惜不修精氣神,無源仙門路。這艱難的外功之路終究被人遺忘,內外兼修中內力偏重可話仙靈之力。
外功內外相補足即可。
王浮生當年與兗州神將王鎮山曾一同作戰,王浮生可是先鋒大將。那可是王禹行他的親爹,如今王浮生更多是將王禹行看做小輩。自己所做也是教訓小輩罷了。
竹子此刻卻看出王浮生此行之困,蠻力取勝確是不假。不過想要用此拳法勝過知行合一劍,卻要耗費多餘之力實非明智之舉。
別處竹子或許當真無法幫忙,可這次她卻可以。
因為這知行合一劍她太過熟悉,有老神仙在一旁諄諄教導。就算是一般之人也能夠對這劍法通透感悟,更別說天生劍道通達的竹子。
此刻王浮生軍體拳已經重複多次,就算有朱雀血翎殘法幫助,身上也逐漸帶傷。
王禹行卻越戰越勇,看到那王浮生開始負傷,他就明白王浮生外功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