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在為自己工作(1 / 2)

我在為自己工作

現當代文學

作者:畢晶

摘要:《你在為誰工作》這本書,是世界排名前500強的企業極力推薦的一本書。閑來無事,讀了這本書。書中,作者講述的是一個淺顯而不容易悟得的道理,一個富有哲理的優秀員思維理念。《你在為誰工作》,我也曾問過自己這個問題,是為了基本生活需要還是為了自我價值的實現?通過這本書的閱讀,我感悟良多。

關鍵詞:人生理念;自我價值;工作感恩

[中圖分類號]: 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35-00-01

1、為他人工作的同時,也是在為自己工作

工作中我們每一位同誌都要認真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我是在為誰工作?從表麵上看,我們都是為各自的公司工作,為老板工作,實際上更是在為了我們自己工作,為了我們自己的理想而工作,為了我們能夠擁有更美好的明天而工作!

書中說:曾經有位心理學家正巧路過一座正在建造裝修的大教堂,突然心血來潮便走上前去跟幾個建築工人交談,麵對心理學家提問的相同問題“請問你們在做什麼?”對麵的三個建築工人卻出現了三種不同的答案:第一個工人內心十分不平,氣呼呼地回答:“在做什麼?再用沉重的鐵錘敲碎該死的石頭,害的我手都麻木了,你沒看見嗎?這活真不是人幹的。”而另一位工人則是滿臉無奈答道:“這麼辛苦工作隻是為了每天的50美元,這50美元可以保證他一家人一天的溫飽。”最後一位工人則眼中閃著喜悅樂嗬嗬的答道:“我知道敲石頭的活不好幹,但是一想到教堂落成之後,這裏可以容納許多人來做禮拜,感受上帝的愛,並且是我參與了這一座宏偉教堂的建造,心中就激動不已,根本感覺不到勞累了,因為物有所值啊。”[1]

這三個人回答之所以有如此的差異,是由於他們對待同樣的工作有著不同的工作態度。所以,當我們了解了一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也就了解了這個人對待生命的態度。第三位工人的回答說明他在自己的工作中,充分享受著工作帶給他的樂趣和榮譽,同時,也因為努力工作,給他帶來了實現自我價值的滿足感。這個故事也同時警示我們:無論我們的工作方式多麼枯燥,工作條件多少惡劣,工作時間多麼漫長,對待工作的態度決定一切。我們要學會在工作中去體會工作的樂趣,感受我們生命的意義,這才是我們各自工作崗位上最需要、最優秀的員工。

2、薪水算什麼,我們要為自己而工作。

“一個人如果總是為自己到底能拿多少工資而大傷腦筋的話,他又怎麼能看到工資背後的成長機會呢?他又怎麼能理會到從工作中獲得的技能和經驗,對自己的未來將會產生多麼大的影響呢?這樣的人隻會逐漸將自己困在裝著工資的信封裏,永遠也不會懂得自己真正需要什麼。”[2]

職場中大多數人都會有這種想法,老板給我多少錢,我就給他幹多少活,多給多幹,少給少幹。其實,這是一種目光短淺的想法。工作不僅體現為一種雇傭關係,這更是實現自我價值的一個過程。不要抱著“我是在為老板打工”的思想,這種缺乏主人公精神的態度,將讓自己永遠沉淪下去。虛心學習,努力拚搏,你的工作才有了意義。你沒有在為別人工作,懂得了這一點,你就會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自律;懂得了這一點,你就會少一些被動,多一些主動;懂得了這一點,你將擁有自己可貴的經曆、能力和價值,你離成功也就不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