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合理進行價格的修訂、調節(2)(2 / 3)

雖然有很多消費者喜歡購買降價的產品,但不要忘記還有很多消費者則認為企業降價可能是產品本身有問題,要麼就是銷路不好。還有的人則認為企業財務上有困難,難以繼續經營下去,所以,他們等待價格再次下跌。總之,通常情況下,消費者對廠商的降價行動基本上是持消極態度而非積極態度。所以,降價促銷的方法,也要慎重使用。但是,如果使用得當,其也能會帶來很好的收益。

美國一家商店采用自動降價的方式。這家商店陳列的每一件商品,不僅標有價格,而且還標有首次陳列的日期,自開始陳列的12天內,按原價出售,若這件商品未能賣出,則從第13天起自動降價25%,再過6天仍未賣出,再降低到原來的50%,這樣直至將商品送到慈善機構處理,這樣的變相降價方式大大吸引了顧客,這家商店每天的營業額高達30萬美元。

瑞士一家商店采取了一種所謂的“轉燈”降價,商店老板雇幾位口齒清楚的男士或身著豔麗服裝的女士,他們推著紅燈,手執麥克風,從一個鋪位走到另一個鋪位,介紹特價商品的範圍、價格和降價鍾點。時間一到紅燈便開始閃爍,特價開始生效。所有商品在標價基礎上再降50%。這一做法也起到了非常好的促銷效果。

日本老板則更為精明,他們針對消費者在通貨膨脹下的防衛心理,並不采用打折策略,令消費者感到貨幣的購買力不如從前,而是采用“100元買110元商品”的偷梁換柱推銷術。這種推銷術其實打折的程度比100元商品賣90元更低,而且可以讓消費者形成一種貨幣升值的錯覺。一家百貨公司在采用這種定價策略後,其第一個月的營業額即增加2億日元。

可見,使用降價策略,也要講究方法,一個好的表達方法,能夠有足夠吸引力吸引住更多的消費者。以下是企業經常用到的一些降價方法,以提高顧客的滿意度,可以參考。

(1)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廠商增加運輸費用支出,實行送貨上門,或者免費上門,或者免費安裝、調試、維修等。這些費用本應該從價格中扣除,因此,實際上廠家已經降低了產品價格。

(2)商品價格不變,但購買此商品時,饋贈免費的購貨券,或贈送其他物品,如玩具、器皿、工藝品等禮品。贈送物品的支出也應從商品價格中補償,企業實際上也降低了商品的價格。

(3)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企業產品質量提高,性能改進,功能增加。實際上,企業也是降低了產品本身的價格。

(4)增大各種折扣的比例。企業在產品降價策略中往往采用各種折扣或回扣策略,如現金折扣、商業折扣、數量折扣等。

所以,我們在進行降價銷售時,應該多開動腦筋,激發消費者搶購欲望,吊起消費者的胃口,同時,也讓消費者從購買產品時獲得快樂和滿足。這裏還要強調的是,如果采取價格戰去攻擊競爭對手,要慎重,以免造成兩敗俱傷,為其他企業提供坐收漁利的機會。

通過變換產品組合調整價格

【科特勒如是說】

如果某種產品被列入產品組合,成為其的一部分的時候,該產品的價格就要進行修訂。定價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為各種各樣的產品,其需求和成本之間存在著內在關係,並且一些不同程度的競爭還影響著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