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強化和拓展政府采購的環境保護政策功能(1 / 2)

強化和拓展政府采購的環境保護政策功能

政府與公共管理

作者:戴步斌

摘要:本文分析了政府采購環保政策功能,政府采購與環境保護的關係,以及政府采購對環境保護的影響和作用,並在此基礎上指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基本途徑。

關鍵詞:政府采購 環境保護 政策定位

1.對政府采購政策功能的再認識

本文所定義的政府采購政策功能,主要是指所謂政府采購的公共政策功能,即利用政府采購所占有的財政資源優勢,在滿足采購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實施一定的采購政策、製訂一定的采購製度,配合和協調國家宏觀調控與宏觀經濟政策的實施,實現經濟與社會持續和和諧發展。

在政府采購活動中,政府采購的主體為政府,資金也來源於財政,這就意味著政府需要作為一個以商事活動主體身份去實現其本身的采購職能,比如,利用完善的政府采購製度,科學的采購方法去采購滿足職能部門需要的采購產品,但是,政府采購的主體也具有雙重性,不但作為商事主體出現,而且也是一個公共政策的製定者和實施者、社會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管理者,這就決定了政府在運用這些財政資金時,既要考慮到采購資金的成本效益最大化,也需要考慮其他社會利益或者與之相適應的其他國家中、長期政策利益,使之將采購利益與其他社會利益有機結合起來,發揮其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應作用。從世界範圍來看,每個國家無一例外地都通過法律法規的形式明確了政府采購的公共政策目標。雖然不同國家不同時期政府采購公共政策目標不盡相同,但都利用政府采購很好地實現了一些既定目標。比如,美國政府就利用政府采購有效地保護了國內產業,促進了本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美國西部矽穀地區和東部128公路沿線高技術產業群的迅速發展,聯邦政府的采購政策(如《購買美國產品法》)發揮了關鍵作用。

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不同,由於國民經濟發展、工業發展規模水平、社會生存環境有很大的差距和差異,利用政府采購實現一定的經濟社會目標,使用的政府采購政策範圍應更寬一些,力度更大一些,發揮政府采購政策的功能的內涵應更豐富一些,在理論上來說,可以利用政府采購實現如下功能,在宏觀上,比如,在國家實行緊縮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時,通過減少和擴大政府采購規模來調控社會總需求,並進而影響經濟總量水平,通過適當選擇限製或加大對采購結構的合理分布(比如加大或減少工程采購),來促進產業結構並進而影響經濟結構產生合理的變化。在中、微觀層麵上,通過實施具體的采購政策,比如,加強節能和環保的采購,強化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發展,促進人與社會、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通過實施國貨政策,去保護國內企業和中小企業,促進就業、通過對自主創新企業實施首購政策,去鼓勵和支持企業的科技創新,並進而促進產業的升級換代,在當前,主要應該發揮和研究政府采購的環保政策功能。

2.政府采購環保政策目標的取舍與定位

人口過快增長和資源過度使用形成的環境惡化問題,在已嚴重威脅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情況下,節約能源、保護人們的生存發展環境,是全社會的共同要求。美國聯邦政府推動綠色采購是以美國環境保護局的“全麵性采購指導綱要”為主,規定政府采購必須貫徹節能環保政策和體現節能環保要求。聯邦環境管理者對總統第13101 號行政命令實施情況的監督也包括了節能與環境保護符合性評估。日本國會頒布《綠色采購法》,規定政府機關可以采用第三方認證體係或綠色產品信息係統作為綠色產品的參考依據。在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高消耗、高汙染的經濟增長模式,使中國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做好環保與節能工作顯得更加緊迫。黨和政府對環境保護問題曆來十分重視,迄今為止,全國人大和國務院共頒布了8部環境保護法律、14部自然資源管理法律和34項環境保護法規,環境保護部門出台了90多項全國性環境保護規章和1020多件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環境法律體係日趨完善。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的一項國家發展計劃提出,實施綠色戰略是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這項戰略的內容是: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使用效率;發展清潔生產,降低生產過程中的汙染成本;發展綠色消費,減少消費過程對生態的破壞;發展新能源,實現生產方式的徹底超越和向生態工業文明的跨越,培育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環境。因此,為了買到環境負荷更小的物品,所謂實施購入環保產品,在這裏對“環保產品優先購入政策”

2.1 政府采購與環境環保的關係

加強環境保護、防止環境汙染,是一項係統工程,涉及方方麵麵,從政府角度來看,政府應規範市場,加強市場管理,比如對對環境汙染加以市場監控,汙染環境企業進行依法處理等措施,同時,政府也應鼓勵普通消費者的環保采購。從生產廠商的角度來看,生產者應該依照環境法規進行生產。在這裏,我們主要研究政府采購在環保過程中形成的機理和作用,很顯然,政府采購在環境保護中作用的發揮,主要是通過與廠商建立政府采購合作關係並通過購買終端產品來實現的。 其形成機理有三,一是通過鼓勵性的政府采購政策,比如通過提高采購價格、對環境零汙染企業形成固定的采購關係、給予合同資金的預付等鼓勵性政策方式,提高企業對政府采購興趣,促進企業積極參與政府采購的積極性;二是通過采取約束性的政府采購政策,比如提高采購環保門檻條件,規定產品采購環境標準,形成約束生產廠商行為機製;三是由於政府采購行為的參與,在終端生產廠商與中間供應商之間形成一定的環境牽連機製,這是因為,企業生產是社會化的大生產,由於社會分工的不同導致交易對象(產品和服務)的相互關聯和相互鏈接,終端產品的環境高標準必然要求相應的中間產品的高標準,通過政府采購,去帶動整個社會化大生產的環境高標準。換句話來說,即通過政府采購去引導和影響企業的一係列生產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