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地球
時間:史前
從遠古的刀耕火種時代到現在的現代化建設,中古神州整整橫跨了近二萬年,二萬年的風風雨雨,辛酸曆史。人類能走到現今實屬不易,一代人一代人的改造和努力,人類社會的發展由開始到鼎盛,又從鼎盛跌至穀底,甚至麵臨滅絕。經曆了第一次的‘洪荒之亂’,又過了第二次的‘大洪水’,從第三次的‘冰河時代’逃生,輾轉度過了‘滅世之戰’。四次滅頂之災使得人類文明一度消失又重建,一次次經曆從原始到現代再到原始的過程。
萬幸的是人類沒有因此滅絕,隻要活著就有希望,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現代人都是‘滅世之戰’後幸存者的後裔,他們從原始部落群居到奴隸社會,又到封建社會,最後發展到了現在社會。
時值盛夏,天氣炎熱,天明市地處南方,氣溫就更高。中午四十幾度的高溫幾乎熱得人喘不過氣來,如果在烈陽下呆久了,中暑是必然的。就算待在屋內,還是會把人熱的夠嗆。當然已經習慣這種氣候的本市人是無所謂啦,畢竟是土生土長的。人說習慣成自然,這自然了,自然就不熱了。不過外地到這來工作的人可就受苦了,特別是從北邊過來,對這裏就更不適應。熱暈過去的事情可是常有發生的。
改革開放初,天明市是都府特批的十大經濟特區之一,占據天時。這裏的發展速度自然不必說,投資商更是如過江之鯽。而且大量農民工紛紛湧入天明,給天明的建設帶來了勞動力。而高技術人員和高校畢業生又是天明的人才資源。天明水路空便利,這是地利資源。天時、地利、人和皆有,這天明的發展自然迅速。
十幾年來,由於大量勞動力的流入,農民工的數量遠在當地人口之上。如今經濟處於蕭條期,城市的日子也難熬起來。城市紛紛鬧下崗,農民工返鄉成了潮流。公司關門,工廠倒閉,在這個時期是經常的事。
如不是國家的政策好,給與多項照顧,倒閉的公司和企業將遠遠大於現在這個數字。無業之人將比現在多得不知多少倍了。經濟的蕭條,對整個社會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它如一場洪流,席卷到哪裏,就會將哪裏淹沒。
白米飯的父母都在沿海打工,這工廠倒了,自然卷鋪蓋回鄉。回到這一窮二白的山村,經濟上自然沒了依靠,就連起碼的生活都不能保障。剛上高三的白米飯也隻好放棄了學業,在家呆著了。
說來還是白米飯的表哥幫了忙,給他在自己的公司找了一份工作。雖然不是什麼好的工作,但是至少養活自己是沒有問題的。現在的情況,就是大學畢業生都不好找工作,何況白米飯隻是個高中沒有畢業的半吊子。
今年隻有十八歲的白米飯,說起來什麼都不會。其實算來也還隻是個孩子,正在長身體,學習的時間段。平時能做的,就是幫忙收拾家裏,燒飯洗衣的,偶爾還幫人幹點小活,提提不大不重的東西。力氣活他幹不了,五十斤的東西都累得夠嗆。
表哥李賀在天明市工作,一次打電話回來知道了白米飯的狀況,說可以給他在那裏介紹一份工,叫他願意的話就過來看看,並還留了地址。這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誰不願意呢,白米飯自然沒話說。
從未出過門的白米飯第一次獨自來了天明市,也算他本事大,真讓他自個找到了李賀。那是一個大型工地,工程正在建設。表哥是木匠,這個白米飯是知道的。在工地跟人一打聽李賀,居都知道。找到了李賀,兄弟倆開心的擁抱了一番,然後李賀就帶著白米飯找到了黑胡子,因為他是工地上的老大。
黑胡子這人脾氣大,經常罵人。不過對李賀,他還是比較給麵子的,一是李賀這人誠懇,吃虧也不說。二是,李賀的手藝好,黑胡子不想跑了這個能人。
黑胡子是沒什麼話,因為之前李賀已經和他通過氣了,今天隻是形式。之後李賀又將黑胡子的脾氣詳細的告訴給白米飯聽。教他怎麼做,怎麼樣才不挨罵,不受罰。白米飯第一次接觸社會,什麼東西都是懵懂的,李賀說什麼,他就聽什麼。其實有沒有記住,能不能隨機應變還真沒個譜。
剛來,白米飯就開始上班了。工作是很累的,也是無聊的,每天繼續著同樣的事。一天下來,骨頭都散架了,但第二天還得繼續幹。就算你幹的再好,還是有人在後麵不停的嘮叨。這個不行,那個不行,想盡辦法叩薪水。
白米飯也覺得煩,幾次都想不幹了。可是李賀似乎知道他的想法,每次當他打退堂鼓的時候李賀就會出現,來開導他。什麼工作不好找啊,做事不像學習,肯定很累了......而且還是端別人飯碗,當然要受人管的。每次當他覺得委屈的時候就會想想李賀的話,這樣再苦也挺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