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手段九:以利誘人——掌控下屬最好的方法是給“好處”(4)(1 / 3)

蔣蘭靠著十幾年前興起的IT業,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現在她已經是一家IT公司的女老板。蔣蘭經營這家公司,從一個人又當策劃又當銷售做起,到現在手下已經有30多名下屬了,公司經營範圍涉及軟件、廣告、策劃等多個項目。在社會中摸爬打滾慣了的蔣蘭做事與眾不同,“籠絡”下屬的手法也特別具有“技術含量”。

辦公桌的抽屜裏,蔣蘭隨時都放著一些紅包。紅包裏的東西,可不是紅紅的鈔票,而是五花八門的各種票據:自助餐券、充值卡、電影票、遊樂場通票等。在蔣蘭眼中,這些薄薄的小卡片可都是一塊塊敲門磚——用來敲開下屬心扉的敲門磚。

每隔幾天,蔣蘭就會借機找一個“幸運下屬”到自己的辦公室進行懇談。一開始她會讓對方談談工作近況,然後要求對方最好能對工作提些個人改進建議。當然,話題與形式都很輕鬆,下屬並不會覺得有壓力。蔣蘭通常是選擇接近下班的時間,談話過程也不會超過15分鍾。談話結束後,她就會從抽屜裏取出一個小紅包很誠懇地說:“工作不錯,繼續努力,給你一個小小的獎勵,希望你能喜歡。”

接過紅包的下屬往往心中滿懷期待,等打開紅包卻意外收獲一份驚喜:戀愛中的下屬拿到自助餐券,正好約上戀人共進晚餐;結了婚的下屬拿到電影票,回去約平淡了很久的愛人去看一場電影,回顧一下浪漫過往;有小孩的下屬拿到遊樂場的通票,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去度過一個愉快的周末;拿到充值卡的下屬以後再也不好找理由拒接公司的電話了。蔣蘭不僅照顧下屬的情緒,連他們的家人也一同照顧到了,真可謂是皆大歡喜了。

當然,聰明的蔣蘭,可不會隻獎勵優秀的下屬,她也會用此招來鼓勵落後分子。誰能肯定,落後下屬受到激勵後,不會“痛改前非”呢?事實上,女老板蔣蘭每個月用來做紅包的費用也就在幾百元錢,可收到的效果卻十分明顯。蔣蘭的精明,最是體現在“少花錢多辦事”上。

也許有人會覺得蔣蘭的做法太顯小家子氣。然而,沒人可以否認這種做法的益處。雖然這方法登不上製度硬性規定的“大雅之堂”,卻可以讓下屬時常收獲意外驚喜,從而起到了管理奇效。

但是也有些領導不懂得如何去討好下屬,隻知道塞“紅包”,卻不知道如何塞,什麼時機最合適,結果反而鬧得雙方都不愉快。

有位經理在下屬生日的時候突然送來一束鮮花。其實,經理並沒有什麼功利的目的,隻是因為他剛剛出去進修,學習了一些新的管理理念。可是,這位下屬並不領情,經理剛一轉身,還沒走出辦公室的門,他就把鮮花扔進了垃圾桶。弄得經理很尷尬,隻得窩著火,裝作沒看見,快步離開了辦公室。下屬扔花的理由很簡單,他認為經理平時對下屬很苛刻,根本不把他們當人看,突然來個180度的大轉彎,演戲的水平也太低劣了。這位經理就是不懂得把握下屬的心理,結果適得其反。

小剛雖然隻是一個基層下屬,卻很有進取心,凡是小剛經手的事情,他都會盡心盡力去做。這些舉動被老板看在了眼裏,他很是欣慰,卻又舍不得給小剛加薪水,所以就選擇了類似上例中蔣蘭的做法。他偶爾會私下給小剛一兩百塊錢的紅包,選擇的時間往往是發工資後的兩三天,但不是每次發工資以後都發。

前一兩次小剛還有些驚喜,但老板第三次使用這種方法發放獎勵時,小剛就有些反感了,並且大義凜然地拒絕了。小剛鄭重其事地對老板說:“我寧可光明正大地加工資。”從此之後,小剛再也沒有收到過紅包,工資也是半年以後才見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