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塑料殘片指出真凶(2 / 3)

小玉跟大媽交待了一聲,幾個人就帶上這個完整的零件往交警隊趕去。

民警們接過小分隊送過來的零件,通過對實車的比對,最終證實了這個塑料片確實是東風係列大貨車前臉兒的大燈框。它應該是被死者和摩托車撞碎後留下的殘留物。

但是,新的問題擺在了民警們和偵探小隊的麵前——怎樣憑借這一點點線索去鎖定逃逸車輛。

因為在事故發生的當晚,肇事司機很可能就已經把汽車的前臉兒更換了。而且,為了不讓人發現被撞壞的汽車前臉兒,肇事司機通常還會把原來破損的汽車前臉兒給銷毀掉。按照這個邏輯一想,偵探小隊的發現似乎也隻是偵破這個案子的一個開始。

“想想以前我們經手過的案子,我們都知道,一般情況下肇事者會修複車輛,毀滅證據。比如說,像這個車輛有可能車主馬上更換保險杠,更換前臉,更換大燈。油漆碰撞,如果嚴重的話,就進行補漆。另外,如果留有血跡或其他汙染物,必定進行衝洗。”中年民警麵色沉重地說道。

“現在通過汽車前臉上的這塊小碎片,我們已經判斷出來了這個警事車輛應該是東風康明斯係列的大貨車。按照常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去查一查周圍有多少司機有多少人擁有這種車不就可以了嗎?然後再找到這個司機問問他有沒有肇事的可能,再去看看那輛車,如果車輛有一些肇事留下的痕跡就很好判斷出來了。”馬虎偵探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腦兒地倒了出來。

“但是在現在這個時節,這個地段,這個工作不像你說的那麼簡單。因為3月份正好是這裏交通運輸的高峰季節,每天僅僅從這兒過境的東風康明斯係列的大貨車就達到了2000輛。請想一想啊,2000多輛這樣的車,我們不可能每一輛車、每一輛車地去問,民警人數實在是太少了,而麵對的調查對象實在是太多了。”中年民警解釋道。

“再有即便是真的能讓所有的車都停下來,挨個等著去檢查的話,肯定會造成交通大擁堵。”年輕民警補充道。

“所以,雖然知道了肇事車輛是東風康明斯係列的,但對於我們來說,要想順著這一條線索調查肇事車就像是老虎吃天,無處下口。”中年民警下了個不容樂觀的結論。

“也就是說我們還必須尋找更多有關肇事車特征的線索是吧?”王子暄搶在馬虎偵探前麵問出了這個問題。

“沒錯兒!”年輕民警點了點頭。

“我看還是得從遺留物——摩托車入手,畢竟它跟大貨車發生過正麵接觸,或許能夠從它身上尋找到有價值的痕跡。”中年民警說著就朝停放摩托車的大院兒走去。

小隊成員這是已經完全進入了角色。他們跟在民警旁邊,圍著摩托車開始了全方位的仔細觀察。

“我好像什麼都看不出來……”莫多撅著嘴說道。

“我也覺得沒什麼可以發現的……”王子暄眼鏡不離摩托車地跟著附和道。

兩個人的話音剛落,隻見年輕民警盯住了摩托車離合器把手上的一點橘紅色的痕跡。

“這可能就是肇事車輛留下的。”年輕民警對一旁的中年民警說道。

“哇!這也可以……太仔細,太……”王子暄張著大嘴看著那一點點橘紅感歎道。

為了驗證猜想,其他民警迅速找來了一輛同一型號的摩托車。他們仔細測量了摩托車把手和東風大貨車的高度,經過比對後發現摩托車的離合器完全有可能刮蹭到東風大貨車有車漆的部分。

“摩托車離合器手把離地麵105厘米,高度夠了。如果是東風係列的車,最大的車在100厘米左右就有顏色。其他小型號的,康3、康5的那就更低了,在90厘米左右就有了。這個在100厘米左右,既然是105厘米那就有可能和它的肇事車相撞,相接觸。”中年民警對一旁看得出神的馬虎偵探小隊長解說道。

“這樣肇事車的顏色也確定是橘紅色了,這樣調查範圍又縮小了許多。”馬虎偵探跟著說道。

“對,但我們還需要百分百肯定這個車的顏色是橘紅色,以免使調查偏離了方向。”中年民警說,“往這邊來,膽小的就先到辦公室裏等一下好了。”

莫多聽了毫不猶豫地回到了辦公室,艾美麗稍作猶豫跟在了一往無前地王子暄身後。

為了進一步確認肇事車輛的顏色,民警們來到了另一個證物室,裏麵放著受害者的血衣,在遍布死者血跡的衣服上他們如願以償地發現了一片橘紅色的物質。

“你們看,這個衣服的主人是駕駛者,這件衣服的上身部分,右側大臂這個地方發現一片摩擦痕跡,有40餘厘米長,30厘米左右寬,上麵還附著微量的橘紅色油漆物質。根據摩托車離合器和死者血衣上的痕跡,現在我們可以認定肇事車輛的顏色就是橘紅色。”中年民警臉上露出一絲欣慰。

“案件已經過去7天了,現場的一些痕跡也隨著時間的流逝在慢慢淡化、消失。如果再不能找到更多的線索來打開偵破案件的突破口,案件的偵破恐怕就更加困難了。所以我們還需要加緊工作。”從證物室往外走的時候,年輕民警感慨地說道。

“我們搜集的現場輪胎痕跡是時候派上用場了!”中年民警接話道。

“輪胎痕跡?!”文小玉好奇地問道。

“對,輪胎痕跡就好比是人的指紋一樣。輪胎接觸地麵後也會留下痕跡,因為每輛車載重不同,行駛的路麵不同,司機的駕駛習慣也不同,就會造成每輛車的輪胎磨損程度都不一樣。司機們,往往根據需要經常會更換不同紋路的輪胎,一輛車上通常混合了幾種紋路的輪胎,這就造成了汽車輪胎的千變萬化,而這些變化都能夠在汽車的輪胎印跡上反映出來,就像人的指紋一樣。迄今為止,人們還沒有發現不同的車輛具有相同的輪胎印跡。尤其在車輛急刹車時,這些印跡會更明顯。幹警們從汽車的刹車印跡上,就能夠知道這輛車的輪胎狀況。從它入手,我們能找到汽車的更多特征。”中年民警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