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後麵攻擊,一拳打在一個醉漢的脊椎上,他當即倒下。我立即彎腰撿起了他的棍子。
另一個醉漢揚起方子要朝我劈來。
唉,這些人打架都隻有一個招式,白癡!
我沒有和他硬拚,側身貼近,我的棍子穿到他身後,棍尖敲在他的後腦勺上。
再一次應聲倒地。
這才叫一招一個。
不過,動作場麵一閃即過。誰讓這些醉漢不堪一擊?
此時,十一和小狼也解決掉了剩下的一個。
最後,這些醉漢當然是狼狽而逃,武術協會大獲全勝。
“哇,你看看你的雙節棍,都打凹了。”我對十一說,他手裏的雙節棍由於是空心的,此時受到打擊,已經凹下去一塊。
“是啊,心疼死了!”
“雙節棍太多缺點了。我都跟你說過。”
“哪裏有缺點?”
“不信是不是?”
“不信!”
由於十一的這句話,隔天,武術協會在操場上坐成一圈,開展辯論會,論題是“論雙節棍的優缺點”。
為了十一不再搶我的話而擾亂秩序,我發明了話筒模式。很簡單,用一本書卷成一個話筒的樣子,誰把這個東東拿在手裏,誰就有說話權,其他人閉嘴,想提問的舉手。
這個創造真的能很好地讓十一閉嘴認真聽別人說完。
“我始終覺得雙節棍是日本人的兵器,因為經過日本人改變之後,雖然還是兩節,但使用方法已經大大改變。棍,離身越遠,勁力越強,但由於它中間有鏈子鏈接,它的力道便取決於慣性速度。但是,還是由於它中間的這條鏈子,力的傳遞脫節,導致它擊打的時候很容易受到反作用力,會被彈開,不能最大限度打出穿透力。”
身為文科生,從物理的角度分析,我已經說的很好了。
說完之後,下麵一片掌聲。
“十一有什麼要反駁的嗎?”我把話筒交給十一,在一旁坐下。
十一接過話筒,站起身提提褲子,清清嗓子後說:“關於夜鷹說的那些,我認同,但是雙節棍這種兵器,它是一種軟中帶硬,柔中有鋼的兵器,具有能收能放,短小精悍,攜帶方便,近戰時威力無窮的優點……”
“等等!”我不顧自己定下的規則,出言打斷。
“幹嘛?”
“你剛剛說的那些是不是抄百度百科的?”
“沒有抄啊,我是背下來的。”
“……”
十一繼續說:“雙節棍雖然是存在力的傳遞脫節的問題,但它所產生的力已經足夠打碎骨頭,隻要對戰的是人類,那麼力度不算是弱點。還有關於發源地的問題,我必須要強強回複一句,雙節棍是中國的兵器。”
哇,他的民族情感真強。
我接來話筒,再度反駁道:“中國的兵器,是追求威力的,雙節棍在中國古代叫盤龍棍,至少兩米長,是威力很大的長兵器,之所以中間有一條鏈子,是為了讓對方難以抵擋。但看現在的雙節棍,長不過一米,兩節一樣長,攻擊完全依靠不在手裏的那截,就來看,這顯然是日本忍者的。等會,我喝口水先……”
喝了一口水,我繼續說道:“日本忍者,一身都是兵器,什麼飛鏢,煙霧彈啦,鏈鞭啦,短刀啦,毒針啦,勾爪啦,都是為了方便攜帶的東西,畢竟忍者是暗襲的人,不是上戰場的,他們的兵器必須方便攜帶,顯然,這符合雙節棍的設計。牽一發而動全身,一變致萬變,雖然起源在中國,但樣式、用法、優缺點,甚至適用範圍都已經改變,我們還要生拖硬拽地把這門兵器歸入中國,是不是太像韓國人了?所以我承認雙節棍的源頭在中國,但現在的雙節棍,卻確實是日本的東西。隻不過再度由一個中國人發揚光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