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數學概念教學反思(1 / 2)

數學概念教學反思

教育論叢

作者:王鳳波

摘 要:數學概念是反映現實世界在數量關係與空間形式方麵本質屬性的一種思維方式,它是數學的邏輯起點,也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的核心.概念課的教學一定要重視其發生、發展過程,這樣既能使學生領悟概念的本質,又能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

關鍵詞:數學概念;邏輯起點;數學思想方法

作者簡介:王鳳波,女,吉林省長春市人,1977年出生,學曆:大學本科,職稱:中教一級;單位:長春市第二十九中學教師;研究方向: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21--01

數學概念是反映現實世界在數量關係與空間形式方麵本質屬性的一種思維方式,它是數學的邏輯起點,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石,是體悟數學思想和方法的載體,也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的核心.概念教學是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的一種很好的途徑。

可在現實數學教學中,很多老師對於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往往忽視從概念教學中去落實,喜歡“一個定義三項注意”,不講概念產生的背景,也沒有組織對概念形成的探究,忽視“概念所反映的數學思想方法”,導致學生難以形成對概念的實質性理解.正是因為缺乏數學思想方法的紐帶,沒有過程的教育,使得概念間的關係無法準確認識與聯係,這也影響了學生後續學習的順利進行.因此我們要抓住概念教學這個契機,精心預設概念教學,落實對數學思想的滲透,落實對數學思維品質的培養。

由於概念本身具有的嚴密性、抽象性和明確性,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和精確性。如果在方式上以“告訴”為主,讓學生“占有”新概念,置學生於被動地位,使思維呈依賴,這不利於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學習最好的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學生如能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中像數學家那樣去“想數學”,“經曆”一遍發現、創新的過程,那麼在獲得概念的同時還能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因此,在概念引入時,要讓學生充分感知概念的發生,敢於猜想,形成數學直覺,發展數學思維。

一、教學中讓學生理解數學概念

1.直觀形象地引入概念

數學概念比較抽象,由於年齡、知識和生活的局限,不同的學生考慮問題角度不同,所以在引入概念時,要求教師巧妙設計導入,多從學生生活實際著手,運用簡明易懂的實例,或生動的影音視頻資料,多借助於多媒體現代教學,恰當的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多媒體教學具有其劃時代意義,尤其在數字化進校園之後,我更感覺到了它的直觀、形象、簡明的特點,但與此同時也要求教師掌握必要的信息技術操作,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運用舊知識引出新概念

數學中的有些概念,往往難以直觀表述,但它們與舊知識都有內在聯係。這也是很多教師常用的做法。我們仍可以適時的應用,對於鞏固舊知,引入新課起到承前啟後的良好效果。但不能千篇一律都用這種方法,學生會產生厭惡感,對於那些有實際產生背景的概念,我還是提倡講清概念的發生、發展過程。

3.通過實踐認識事物本質、形成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