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杜拉斯的情愛世界
文學評論
作者:崔鳳玲
摘 要:愛情對杜拉斯而言,就像生活中的空氣一樣不可缺少。肉體可以衰老,但靈魂卻可以永遠年輕。她一生都在渴望愛情,在追求愛情,無論是紅顏還是枯骨,靈魂始終未改少女時代的本色與天性。
關鍵詞:杜拉斯;情人;情愛
作者簡介:崔鳳玲,女,四川德昌人,本科,助教,成都師範學院傳媒藝術係,研究方向:大學語文教學和文學評論。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21-00-01
杜拉斯的《情人》是一部自傳性質的小說,上個世紀三十年代,16歲的杜拉斯在越南湄公河的輪渡上認識了一個中國富家子弟,叫李雲泰,是中國撫順人。他們在一起相處了兩年,成就了一段超越國界的戀情。兩年以後,杜拉斯回到法國,二人從此天各一方,再也沒有見過麵。但他們的愛情並未結束,他們彼此懷念終生。
一、未成年的愛
那時的杜拉斯:形體纖弱修長,胸部平得像孩子的前胸一樣,頭戴一頂男帽,腳穿一雙廉價高跟鞋。奇特而又略帶一點成熟。此刻,她一隻腳踏在舷欄上,目光望著遠方,就這樣佇立成一道風景——一個許多年後一直疊印在無數人心中永不褪色的鏡頭。日複一日,直到她終將也成為“他”眼中的風景。一個家道中落的白人少女,一個來自中國北方的富家公子。從她坐上他的那輛黑色汽車,從他哆嗦著牽她的手的時候起,就注定了他們之間必將有故事發生。
十五歲半的法國少女就這樣走進了她中國情人的住所。
一個生活在冷酷和沉悶家庭的小女孩,哪裏知道什麼是愛?她隻是幻想著想愛一個陌生人,而那個在故鄉已經許下了親事的男人知道他離開了父親的金錢他什麼也不是。他們都知道長相廝守無異於癡人說夢。所以他們對未來都輕描淡寫,沒有期望和承諾。所能把握的隻剩下在嘈雜的唐人街中那間小屋子裏的短暫的歡娛了!他們一次次地激情相擁,除了做愛,還是做愛,什麼都不多想。等青春的激情從他們身上湧過,一切又回到了現實,憂戚悲傷彌漫在情人之間,她哭,他也哭。
在這裏,我們看到了迥異的愛情過程。不再是那種一見鍾情,那種先是心心相印爾後再肌膚相親,先有精神或情趣上的渴念、默契或溝通,爾後才有肉體的擁吻和結合的模式。
二、畸形的愛
從一開始,少女就對中國情人說:“我寧可讓你不要愛我。”她根本不想聽,也不相信對方“你是我唯一的愛”的囈語,她高興他把她當做妓女、下流貨。而他,也絕不是第一次有女人,無論在巴黎,還是在西貢。一年半的時間,她充當了他的秘密情婦,經常從寄宿的學校逃學,或夜不歸宿。他的黑色轎車,載著她從家裏到學校,從大飯店到堤岸的密室。一個是白人普通少女,一個是中國年輕富豪,雙方似乎隻是一筆“交易”。但這隻是兩人關係的表麵,也是少女觀念的誤區。在更真實的背後,影響她和他一道進入愛的世界的障礙是:種族的差異、家庭的陳規、年齡的差距以及社會的歧視。她無法袒露出口,說她也愛他,至少在理念上她不承認自己已陷入了情網。她和他在一起,隻可能有一個解釋,即為了他的錢,除此以外不會再有別的原因。而他無法離開家族和父親的金錢,獨立和她生活,因此,他們終將被持久的愛所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