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主力利用自己在消息方麵的優勢營造降價恐慌,讓人感覺一支股票定然下跌,從而導致投資者迫不及待地拋售。然而,渲染得太過,太不自然,常常能讓敏感的投資者察覺,如果你發現有這種現象,就要靜觀其變,看其接下來的走勢。
第二,從宏觀基本麵上分析。
投資者要多問為什麼,為什麼該支股會下跌呢?然後,留意是否的確有實質性的利空因素,比如政策變化等。如果沒有特別的實質性利空因素,那麼,就要留心這是空頭陷阱了。
第三,從技術形態上分析。
通常空頭陷阱在K線上的走勢是連續幾根長陰線同時暴跌,並且跌勢凶猛,甚至跌破各種強支撐位,或者出現下跳空缺口。
第四,從成交量上分析。
通常如果是空頭陷阱的話,成交量會隨著股價的持續下跌,一直處於一個不規則的萎縮中。甚至有時候,盤麵上會出現無量空跌或無量暴跌的現象,盤中個股成交也不活躍,讓投資者誤以為跌勢還將持續。
綜合上麵幾條進行分析,我們常常能夠避免空頭陷阱,當主力認為價格足夠低時,就會大量買入該股票,讓股價重新上升,投資者大可從中得利。
小心辨別信息真偽。
【巴菲特如是說】
如果股票市場的信息總是有效的,我隻能沿街乞討。
--巴菲特投資語錄。
【活學活用】
信息是投資者的命脈,投資者做任何投資判斷,都要從獲得的信息中進行分析、判斷,去偽存真,最終給出正確的投資策略,所以,擁有足夠客觀的信息很重要。
巴菲特非常重視信息,他每天都要閱讀大量的企業報紙、雜誌,從這些信息中發現企業發展的蛛絲馬跡,從而得出正確的決策。
在如今這個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信息的獲得越發容易,但同時也麵臨著真偽的辨別問題。特別是作為普通散戶,平時不可能去定期拜訪上市公司,也無法與同業工會、供應商、經銷商交談,更不會說參與到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即便一年兩次的股東大會,絕大多數的小股民也無緣參加。能夠擁有很多股票市場消息的人通常是那些財務闊綽的中外基金、券商或者私募基金等,他們可以隨便利用自己手中的信息資源為自己服務。我們普通投資者手中的信息,通常是被有信息優勢的投資者歪曲的,很可能其中有一些是懷有其他企圖的人故意散布的誤導信息。
所以,作為投資者應該提高分析辨別信息的能力,從而正確利用手中的信息,把握未來股市。
第一,看與國家政策是否相悖。
國家政策發生變化,通常在股市中會有所表現。所以,所獲得的消息如果和目前國家政策相符,那就可以關注一下股票市場表現;如果消息和國家政策不符甚至相悖,那麼,就可能是虛假的,可以置之不理,以免擾亂自己。
第二,谘詢一些證券管理機構、交易所或上市公司等。
如果谘詢多家機構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麼,還是不要冒險購買。如果獲得的答案多數是肯定的,那麼,就繼續觀察一段時間,看看股票價格走勢。如果股票的價格走勢異常,則迅速撤出或者不要購買,以免陷入空頭或多頭陷阱,要迅速沽空,以免愈陷愈深。曾經有一個股民在聽到一些消息後,直接跑到該公司總裁辦公室問個明白,自然消息真偽也就立刻辨別出來了。
第三,根據股價變化來識別。
如果股價已經很高,這時,利多消息傳出越多,投資者就越應該謹慎,以免陷入多頭陷阱。如果股價很低,傳出利多消息,同時有大筆交易,投資者可以密切關注,很可能是真的信息。另外,如果股價本來就很低,還有利空消息傳出,很可能是空頭陷阱,可以不必理會,勇敢建倉。
判斷信息真假後,我們還要繼續分析真實信息,以便發現投資機會。比如,看消息對股市的影響。如果股市沒有因為該消息發生變動,那麼,就可以不去理會;如果有變動,就應該密切關注,以便及時撤出或投入。如果一個壞消息出來,而這個企業向來經營狀況很好,但股價大跌,這時候,要看股價的跌幅程度,如果跌得太厲害,其股票價格已經低於它的股票價值,那麼,就可以立刻購買該股票,因為企業的股票早晚會漲上去,這可是個逢低建倉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