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文觀止(係列)(1 / 1)

小文觀止(係列)

開卷有益

(二十)馬太效應

《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國王遠行前,交給三個仆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他們:“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國王回來時,第一個仆人說:“主人,你交給我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十錠。”於是國王獎勵他十座城邑。第二個仆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五錠。”於是國王例獎勵了他五座城邑。第三個仆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巾裏存著,我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於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仆人的一錠銀子也賞給第一個仆人,並且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

——這就是馬太效應。

朋友多的人會借助頻繁的交往得到更多的朋友;缺少朋友的人會一直孤獨下去。金錢方麵更是如此,即使投資回報率相同,一個比別人投資多十倍的人,收益也多十倍。

這是個贏家通吃的社會。對企業經營發展而言,馬太效應則告訴我們,要想在某一個領域保持優勢,就必須在此領域迅速做強做大,或者做到極至,做到最好。當你成為某個領域的領頭羊(或者某一個方麵絕對領先)的時候,即使投資回報率相同,你也能更輕易的獲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

(二十一)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觀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或者做不好,這個定律似乎再簡單不過了,但它的重要性卻時時被人們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們的一種心理,一個人如果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會敷衍了事,或者做起來總感覺痛苦,也做不好。如此,不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會覺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這取決於三個因素。

1、價值觀。

關於價值觀我們已經談了很多,隻有符合我們價值觀的事,我們才會滿懷熱情去做。所以,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2、個性和氣質。

一個人如果做一份與他的個性氣質完全背離的工作,他是很難做好的,如同一個好交往的人成了檔案員,或一個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所以,要做自己善長做的事。

3、現實的處境。

同樣一份工作,在不同的處境下去做,給我們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雜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認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提升為領班或部門經理,你就不會這樣認為了。

總結一下,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們的價值觀,適合我們的個性和氣質,並能讓我們看到期望。如果你的工作(事業)不具備這三個因素,你就要考慮換一個更合適的工作(項目),並努力做好它。

——“選擇你所愛的,愛你所選擇的。”

(二十二)手表定理

手表定理是指一個人有一隻表時,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鍾,而當他同時擁有兩隻表時卻無法確定。

兩隻表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表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你要做的就是選擇其中較信賴的一隻,盡力校準它,並以此作為你參考的標準。

手表定理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麵給我們一種非常直觀的啟發,就是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組織的管理不能同時采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甚至每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人來同時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企業或這個人無所適從。

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層含義在於每個人都不能同時挑選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否則,你的行為將陷於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