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遊戲大智慧
有一次在進行一個團隊建設的培訓時,有個學員明確告訴我,他不想做遊戲。我問他為什麼,他說不喜歡那種嘻嘻哈哈的感覺,覺得沒有用。
這恐怕代表了很多學員的心理,遊戲式的培訓剛剛進入中國大陸時,的確給很多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但時間長了,效果就不明顯了,原因有三個:一是新鮮勁兒過去了,學員的配合度下降了;二是一些培訓師對管理的認識深度不夠,隻做遊戲,但忽略了遊戲與管理的結合,所以學員對遊戲的興趣度下降了;三是一些培訓師由於功力不夠,遊戲的選擇沒有針對性,內容不夠新穎,所以導致了學員收獲不大,進而意見增多。但我認為,一個設計巧妙、運用得當的小遊戲,可以讓培訓一下子變得生動活潑,耐人尋味,使人引發對生活和工作的深深思索。
首先,破冰之法。
培訓的第一步就是要“破冰”。心理學的研究發現,陌生人之間是有距離的,而縮短這個距離的最好辦法,就是要讓人有一些肢體接觸,所以在培訓之初,用一些“破冰”的小活動,比如互相按摩、九宮格(了解其他學員的背景),就可以有效打破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其次,有所感悟。
成年人的培訓,的確不是那麼好做的,內容和形式都同樣重要,道理恐怕大家都明白,關鍵的是能不能讓學員有一種頓悟的感覺。比如說講“創新思維”的,如果從內容上來看,創新思維不外乎是要打破舊有思維,要有所“破”,才能有所“立”,然後再輔之以一些案例故事。這樣的培訓方式可謂中規中矩,但學員對於創新的感悟不可能很深。有一個“九點連線”的小遊戲卻可以讓學員耳目一新,感受一下什麼是思維的“枷鎖”。九個排成正方形的等距的點,規則是用一筆四根直線,不能重複,將這九個點都連起來。看似簡單的問題,卻難住了很多人,很少有學員會在2分鍾內完成,甚至有的學員折騰了幾個小時也想不出答案,在講師的啟發下,有些學員能夠跳出這個“無形”的正方形找到答案,原來我們無法創新是因為我們被這個不存在的“枷鎖”框住了,這就是思維的慣性,也就是創新的障礙,用這樣的遊戲可以讓學員有所體會,有所感悟。
第三,寓教於樂。
如果培訓師的功力夠深,其實很多遊戲都可以當做一種管理的模擬。比如有個“抬單杠”的遊戲,學員就可以通過這個遊戲,深刻體會到很多管理中存在的現實問題——我們可以把這個單杠看做是企業的成本,我們的目標是把單杠放下來(也就是“成本降低”),但很快大家就發現根據規則這根單杠很難放下來,於是就開始互相埋怨;現實管理中也是這樣,成本不但很難降下來,還可能會上升,於是各部門就開始互相指責。從這個遊戲中,你就會發現有些人喜歡當領導,有些人喜歡找毛病,有些人總是出問題,等等。通過大家的討論,學員就可以深刻體會到管理和領導中的問題,比如“領導藝術”、“分工合作”等。關鍵是培訓師一定要能夠啟發和引導大家,不能光圖熱鬧。
小遊戲中有大智慧,團隊培訓的遊戲有很多,幾乎所有的道理都可以通過一些設計精巧的遊戲來闡釋,但這裏有個“度”的問題,遊戲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重要的是要引導學員思考,要把遊戲中體現的問題與企業的管理實踐相結合,讓學員在遊戲中感悟企業管理之道,這才是遊戲的真正目的。
本書精心摘錄了團隊培訓中的各種遊戲,可以說是一本培訓遊戲大全,這本書適用範圍很廣,不僅包括從事團隊建設培訓的培訓師和人力資源工作者,另外對於從事領導技能、銷售技巧、企業文化等其他類型培訓的培訓師,也有許多值得借鑒之處。
韋華偉,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北京遠創管理谘詢公司高級合夥人、首席顧問;高級管理顧問、講師;國內首個企業哲學谘詢項目負責人,“執行文化”的倡導者與推動者,曾主持過50餘家大型企業的企業文化、人力資源、品牌策劃方麵的谘詢和培訓項目;2005年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等機構授予“企業文化十大魁力培訓師”;在中國管理傳播網、博銳管理沙龍、中國營銷傳播網、中國谘詢頻道、中國谘詢網等網站設有專家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