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畫(1 / 2)

寧凡長長的出了口氣,將手中的抹布隨手扔在窗台上,一屁股坐到了炕上,“終於擦完了,可累死我了。”

一陣寒風吹過,寧凡打了個哆嗦,忙將已經擦好的窗戶關上。

這是在如今北方的農村中也不多見的老宅,據寧凡的爺爺說,這座老宅是他小時候就住過的,老爺子如今也是奔九十的人了,這樣算起來,這座老宅子也得有上百年曆史了,可以稱得上是文物了。

寧凡的父親兄弟姐妹有五個人,現如今卻是都不在村裏住了,這座老宅平時隻有寧凡的爺爺和奶奶住在這裏。為這事,寧凡的父伯也沒少勸二老,無論著哪個孩子住都行,可是這人老了就是戀舊,老爺子又是個講究人,說什麼老宅不能舍,死活不肯搬走。

大家工作都很忙,每年大多數的時間都是為了生活奔波,平日裏也就是偶爾能回來看看老爺子,難得能聚在一起,即便是春節也不是都能回來一起團圓聚會。

“廿三糖瓜兒粘;廿四掃房日;廿五糊窗戶;廿六燉大肉;廿七殺公雞;廿八把麵發;廿九蒸饅頭;卅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春節曆來是國人最為重視的節日,雖然現如今快節奏的生活讓年節的年味越來越淡,可是在這農村中,尤其是在寧凡家中,每年的這一套是基本上少不了的,用寧老爺子的話說,“沒有這些東西,那還叫過年麼……”

寧老爺子雖然快九十歲了,可是一直身康體健,平日裏農活也是不少幹的,他又講究這些習俗,所以每年春節前這些都是要做的,可是畢竟是上了年紀,這幾年已經是明顯有些力不從心了。

寧凡的父親最小,上麵有兩個哥哥,兩個姐姐。受寧凡爺爺的影響,寧家無亂是男女重男輕女的思想十分嚴重,寧凡的兩個伯伯都是女兒,他們這一脈中隻有寧凡這一個男孩。所以從小到大,寧凡自然就是這個大家族中的寵兒。不過寵兒也是要付出點代價的,作為寧氏一族的嫡孫,老宅的第一合法繼承人,每年過年的時候,他就被派過來協助爺爺做這些準備工作。前些年,兩個堂姐也會過來幫忙,他是能懶就懶過去,可如今兩個姐姐都嫁人了,隻能是自己幹了……

昨天是臘月廿四,從大清早寧凡就被從熱被窩裏揪出來幹活,整整幹了一天還沒幹完。今天一早起來爺爺奶奶去趕年集買東西去了,寧凡則是接著把沒擦完的窗戶擦完。

寧凡脫掉外套,毫無形象的躺在熱乎乎的炕頭。想到這個最讓自己頭疼的工作做完了,以後就再沒有什麼需要自己做的大活了,寧凡忍不住的一陣興奮,他舒服的伸了個懶腰,目光向四周掃視了一圈,想再次欣賞下自己的戰果,視線卻是落到了房頂上。

這間老宅的房頂上跟如今北方的農村不太一樣,上麵還有個暗間,裏麵是用來儲存糧食,盛放貴重物品。隻是這個暗間卻是有多少年沒用過了,裏麵黑漆漆、髒乎乎的,寧凡除了小時候爬上過幾次,再也就沒上去過。

寧凡此時卻突然興起了到上麵看看的念頭,想看看是不是在哪個角落裏有個什麼古董寶貝之類的東西。寧凡有這種想法是源自他的死黨大成。

大成,本名叫做韓明成,跟寧凡是光屁股一起長大的好朋友,在高中畢業之前,兩個人那是形影不離,隻是高中畢業後,韓明成沒考上大學,跟了他爸做生意去了,而寧凡則是賴賴巴巴的考上了一所普通的高校,過上了混吃等死的大學生活。

現如今韓明成已經是老板級人物了,前兩天去他那裏玩,他拿出了副據說是唐代畫聖吳道子的什麼畫,寧凡看著那幅畫也沒覺出來什麼好,韓明成說價值已經上千萬了。

而寧凡呢,眼看著要畢業了,東奔西走的四處找工作,看到的都是朝天的鼻孔。雖說父母說過讓自己回來找個事業單位,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可是事業單位那兩個工資,也就是夠自己平平安安過日子的,想過個好點的生活,那也是不太可能的。

而且自己能不能安排上工作靠的是自己在市政府的小舅,雖說如今小舅受市長的青睞,做了他的秘書,可是這兩年的政策越來越緊,自己的工作也不敢就一定能如願。

爺爺家這房子可是百年的老房,說不定能有些什麼值錢的東西呢,萬一有個什麼值錢古董來,賣他個千八百萬的,自己這輩子也就這樣混吃等死好了。

想到這些,寧凡登時來了精神,一個鯉魚打挺就翻身爬了起來,抄起個手電筒就爬上了頂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