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民主的交流和辯談機製
社會福利是一項公共政策,涉及多方利益,學者們批評福利機會平等主義忽視先天弱勢群體,質疑可行能力在內涵和操作方法上沒有達成共識,其實這些都需要通過民主的交流和辯談機製來解決,這是社會正義程序的體現,也是民主的平等實現的手段。正如沃爾澤所論述的那樣,“當所有的成員都認同對社會契約的解釋時,結果都將是一個或多或少全麵的公共供給係統。”⑨而且,由於是通過民主的程序,基於每個人理性的考慮所製定的福利內容,每個社會成員都被納入福利體係之中,也就不存在施惠和受惠,及由之所衍生的人格差異。享受福利所設定的標準和提供服務的範圍是麵向所有公民的,而不是針對某些群體(雖然最後的分配還是會落到某些具體的群體或者個人手中),因而每個公民在這個體係之內都具有平等的地位。通過完全民主方式所確立的福利對象有著普遍的社會承認度。福利的提供需要在人們各種不同的需求、偏好中進行選擇。因此就如民主選舉一樣,社會認同成為支持這些福利的最有力保障。
平等是現代各種政治理論都在一定程度上分享著同一種根本價值,幾乎所有的政治思想流派都力圖爭取某種東西的平等,在實現分配正義上的社會福利中永遠不可以放棄平等這樣一種價值觀,盡管目前受各種現實條件所限,不能立刻實現理想中的平等,但並不能成為我們放棄的借口,在平等理論裏吸收合理內核,加以實踐的對照與運用,終會在人類平等的路途上取得長足的進步。
注釋:
①亞裏士多德的完整意思是,正義是某種平等,即平等地對待平等者,不平等地對待不平等者。參見Aristotle,Nicomachean,Ethics,trans.W.D.Ross,inJonathan,Barnes,TheComplete,WorksofAristotl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Book 5
②梁發芾.福利不平等是最大的不公.中國經營網.2013年4月20日 http://opinion.cb.com.cn/12714523/20130420/461712.html
③[印度]阿瑪蒂亞•;森:《以自由看待發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年,p62 -63
④Elizabeth S. Anderson, What is the Point of Equality?Ethics, Vo1. 109, No. 2, (January 1999), p319
⑤羅爾斯.正義論〔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8.p7
⑥任保平: 中國社會保障模式的選擇及其構建,學術論壇1998年第1期
⑦鄭功成: 論中國社會保障製度的改革,醫學與社會.1998 年第4期
⑧姚建平. 福利國家的國家福利責任簡析. 理論與現代化.2007年第5期.p18
⑨[美]沃爾澤:5正義諸領域6,褚鬆燕譯,譯林出版社,2002年版,p104-106
參考文獻:
[1]高景柱.超越平等的資源主義與福利主義分析路徑——基於阿瑪蒂亞•;森的可行能力平等的分析[J].人文雜誌,2013(1):29-36
[2]畢天雲.當代中國社會福利學術思想初探[J].學術探索,2011,3:021
[3]姚建平.福利國家的國家福利責任簡析[J].THEORY AND MODERNIZATION,2007:09
[4]周謹平.基於機會公平的社會福利分配[J].湖南社會科學,2009,5:048
[5]孫一平.從機會平等到運氣均等主義——對當代平等理論中責任與運氣的思考[J].黑龍江社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