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的婚禮》屬於世界名曲,是法國作曲家保羅·塞內維爾和奧利弗·圖森,為理查德·克萊德曼所作。原曲講述的是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
可是今天,林風和雲夢要將他彈出不一樣的感覺來。
雲夢先入手,當鋼琴的第一個音符響起,所有人立馬呈現出陶醉的表情。雲夢之名不是吹出來的,雖然隻有過一次演奏,但卻是有人把她稱之為中華第一樂仙,以此來證明她在音樂上的成就。
僅僅是一小段,足以證明她紮實的音樂功底以及難以用言語形容的音樂魅力。
身心放鬆、愉悅,如同在夢境中一樣,全身的細胞都在暢快的呼吸。
他們不自覺的閉上了眼睛,以求用上自己的全部心神來感受這個曲子的魅力。
一小段過後,雲夢適時的將手從琴鍵上拿開,而早已準備好的林風,將雙手放了上去。靈活的十指在黑白鍵上跳動,一點也看不出是個鋼琴新手,而且前後銜接幾乎完美,在情感上雖然有一些不同於雲夢的地方,卻起到了轉折甚至是遞進的作用。
一個故事,在他的演奏下,慢慢講述開來。
黑人姑娘愛上了她的王子,雖然很窮,但他們依舊生活得很快樂。月夜下,他們也曾許下錚錚誓言,要一輩子相愛下去。
就在準備結婚的前夜,國家的戰爭打響。男人不得不拋下姑娘趕赴戰場。
每天晚上,他都會寫下對愛人的思念,一年時間,信件已經累積了一大疊,卻沒辦法寄出去。他所在的位置實在是太過偏僻,偏僻到隻有他們,和他們的敵人。
原本以為要不了多久這場戰爭就會結束,可整整三年,還在持續,並且離結束依舊是遙遙無期。
身邊的戰友一個一個離去,他知道,遲早有一天,自己也會死在炮彈之下。因此,他把每一封信都當成了自己的遺言。
終於,在一次戰爭中,他不幸被子彈打中了心髒,當場死亡。
他的戰友在清理他的遺物時,發現了這些信件,並且說動了當時的長官,用盡一切手段,將信件寄送出去。
苦等三年,女孩終於收到了男人的消息。隻是,當她打開一封封信件,男人的聲音卻隻能響徹在天堂那頭。
“親愛的,我知道我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你了,多想和你把未完成的婚禮辦完,好想看你穿婚紗的模樣。好想吻在你的額頭,烙印下終身的印記,讓你我不再遠離。隻是......做不到了。我會在天堂看著你,保護著你,如果有機會上天堂的話。我是黑人,也不知道那裏會不會容許黑人的存在。下輩子,希望沒有戰爭,我能賺取足夠的食物,讓你做一個幸福的女人。”
讀完最後一封信。黑人女孩早已經是淚流滿麵,她穿上自己縫製的簡陋婚紗,走上了當地最高的懸崖,微笑著從上麵跳下。
如果能去天堂,我陪著你。
就算是去地獄,我照樣跟隨。
隻希望在那裏,我們能完成未完的婚禮。
故事並沒有因此結束,在琴音之下,他們仿佛看到在那片戰亂的土地,一個又一個這樣的愛情故事在不斷上演。他們貧窮,連飯都吃不飽,喝一口幹淨的水成了最大的奢望。也沒有文化,說不出甜言蜜語,連一首完整的愛情詩都背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