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出納工作概述(1)(1 / 3)

學習目標:能較係統地了解出納崗位職責及應具備的會計基礎知識、發票知識及稅務知識等;熟悉出納日常工作的主要內容及出納工作中數字的書寫要求;掌握出納工作中保管箱、印章、空白票據及有價證券等的管理辦法等。

導入:出納工作是會計崗位中最基本的會計工作環節,有“會計工作第一崗位”之譽,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麼,出納人員工作的中心內容是什麼呢?簡言之,管錢,即根據財經法律法規的規定與企業需要,以合法的憑據管現金的收付、銀行存款的收付、有價證券和票據的收付等。企業每筆貨幣資金(指處於貨幣形態下的資金,通常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的收付都需通過出納人員來準確地予以確認、計量和記錄,並由出納人員至少於每月終了結算餘額,進行核對,確保賬實一致。

第一節出納崗位

出納崗位,是指專門從事經辦貨幣資金、有價證券和票據的收付業務的崗位,它與會計主管、記賬、稽核等會計崗位組成會計係統的有機整體。從事出納工作的人員,稱為出納員。廣義的出納員包括所有從事貨幣資金、有價證券和票據收付業務的出納人員,如各單位會計部門設置的專職出納員、服務行業的收銀員以及專門從事商品買賣業務的商品流通企業的收款員、備用金保管員等。狹義的出納員僅指各單位會計部門設置的從事貨幣資金收付業務和賬務處理的專職出納人員。會計學上的出納人員僅指狹義的出納員。從事出納工作的出納人員必須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未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不得從事出納崗位工作。

一、設置出納崗位的必要性

出納,是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中現金、有價證券、票據的付出和收進的簡稱。出納通常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指工作,即財會部門關於現金、有價證券及票據的收進、付出、結存;二是指人員,即管理和經辦現金、有價證券及票據收進、付出、庫存的財會人員。這後一層含義是由第一層含義派生延伸而來的。

在日常經濟生活中,為什麼要設置出納崗位呢?這是因為現金是人們最為關心和渴求的一種財富,作為資本的一個組成部分,又是流動性最強、性能最活躍的一種流動資產,可以說誰得到了它,誰就得到了物質財富。所以現金不同於其他資產,在管理和核算上需要有一種極為嚴密的手續,要有相互監督和製約的手段,從而保證其安全完整和不受損失,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和完善現金核算和現金管理製度。這一製度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在核算和管理中要求賬錢分管:一部分財會人員(會計員)分管賬目(指庫存現金總賬,或稱總賬中的庫存現金科目);一部分財會人員(出納員)具體分管現金的收、付、存,以互相配合、互相製約,共同管理好現金的核算和管理工作。

因而,財務會計製度曆來規定,財會部門要設置出納崗位,根據單位的規模大小和業務量多少,配備相應的出納人員。對規模較大、業務複雜的單位還應配備多名(兩名以上)出納人員,並進行具體分工,明確各自的職責。

二、出納崗位的分工

出納人員的具體分工,要從管理的要求和工作的便利等方麵綜合考慮。通常可按現金與銀行存款、銀行存款的不同戶頭、票據與有價證券的辦理等工作性質上的差異進行分工,也可將整個出納工作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和步驟,按工作階段和步驟進行分工。對於企業內部“結算中心”式的出納機構中的人員分工,還可按不同分公司定崗定人。

(一)出納崗位分工的必要性

出納是企業財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單位資金的收付無不與出納工作相關。

各單位經營活動需要通過資金的運轉來實現,單位的資金安全需要專人來負責管理,出納工作正是基於這種需要而產生的,其工作始終圍繞著單位資金的收支與安全問題而展開。為了嚴肅財經法紀,保障資金的安全完整和正常運行,行政、企事業單位都必須設置專人負責出納工作,錢賬分離,建立嚴格的內部控製製度。對規模較大、業務複雜、有兩名以上出納人員的單位,要在出納部門內部實行崗位責任製,要對出納人員的工作進行明確的分工,使每一項出納工作都有專人負責,每一個出納人員都有明確責任,以加強對單位財務的管理工作。

相對會計工作的其他崗位而言,出納賬務處理工作比較簡單,但因出納管理的屬流動性最強的資產,該資產具有普遍的可接受性,一般可以不受限製地用來購買物品、支付勞務費用或償還債務,隨時可以轉換形式,而且會計中的違法違紀事件,如貪汙、挪用公款、職務侵占等現象無不與之相關,所以對其要求非常嚴格。單位貨幣資金的管理必須建立和健全嚴格的內部控製製度,並選擇德才兼備的人員擔任出納工作,以確保貨幣資金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