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1 / 2)

(代序)

近年來,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背景下,媒體產業的發展十分迅猛;而作為我國文化產業最重要的構成部分之一,媒體產業也漸成熱點,因此,無論在實務界還是在理論界,媒體產業運營都已是當下顯學!

檢視近年來媒體產業運營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本書作者注意到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一方麵,實務界因 “壓力山大 ”的生存之需,隻顧 “埋頭拉車”而很少 “抬頭看路 ”;理論界則因 “孤芳自賞 ”的評價體係,經常 “自說自話 ”卻很難 “學以致用 ”。另一方麵,信息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受眾消費需求的劇烈變遷,又使媒體產業運營麵對了太多的新問題與新挑戰。因此,在媒體產業運營研究中,對既能切實有效接 “地氣 ”又能全麵前瞻給 “方法 ”的 “頂層設計 ”型科研成果,行業中人期待多多。

為此,在眾多實務界領導和理論界大家的關懷和鼓勵之下,作者以近十年來不斷改進的為四川大學新聞傳播專業本科生、研究生授課的講稿為基礎,經反複修改後最終完成本書。

為達成給國內媒體產業(包括文化產業)運營研究者和實踐者提供一套具有較強實用價值之方法論的目標,本書主要提供了以下內容:第一,給出了對中國傳媒經濟學理論框架體係的思考意見,並以此為全書的基本綱領,為其後內容明確了基本的工作思路。

第二,在全麵梳理 “媒介 ”概念的基礎上,創新給出了馬克思主義 “分工”理論前提下的 “媒介生成機製 ”研究成果,並進一步重申與強調了 “信息傳播服務 ”作為媒介最為基礎之 “功能 ”的結論。

第三,在給出了對 “媒體 ”概念的進一步解讀意見之後,本書不但充分論證了新時代媒體在 “生態觀下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四重屬性效益 ”的重要觀點,而且得出了如果賦予媒體四元屬性中的意識形態部分以 “事業單位 ”機製,賦予媒體經濟屬性與文化屬性中的文化產業部分以 “企業化管理 ”機製,媒體的 “二元運行機製 ”仍將長期適用的重要結論。

第四,借鑒ISIC國際行業分類標準,指出了媒體產業 “內容和媒介產業 ” 的最新內涵;闡述了媒體產業的創意經濟、注意力經濟、體驗經濟、信息經濟、知識經濟以及工業化生產等重要特征;以美國新聞傳播人才培養重鎮西北大學梅迪爾學院為分析對象,給出了北美地區媒體產業運營在敘事與信息(Storyteling&Mesage)、媒介與互動渠道(Media&IMC)兩方麵的標準與要求;揭示了媒體產業運營活動中的三大產品與服務類別———內容產品(包括廣告)、延伸產品以及延伸服務(以IMC為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