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匠人心 刀劍夢(2 / 2)

要想把刀劍的器形摸準,除了博物館的圖片和資料,還得花錢去買保有重要曆史信息的實物殘器。“博物館的展品我們隻可遠觀,但掌握不了它的實際觸感,隻有真正撫摸之後才能感受到器物的質感。”為此,李永開投入了大量資金購買殘劍殘片。

完成資料搜集後,接下來進入製圖階段。李永開的美術功底最好,這個重任便落在他肩上。

製圖本身的技巧並不難,但他們卻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在討論與質疑上。“一個鞘麵可能有無數條曲線的變化,我認為這樣才好看,他認為那樣才合理。一個新的線索來了,又馬上否定你我之前的想法。”

好不容易在爭論中把圖紙敲定下來,接下來要把平麵的圖紙轉化成立體的實物,這個過程卻遠比想像中艱難。鍛造、淬火、木作、髹漆、簪刻、鎏金、研磨、裝具、修飾,在這個極為複雜的係統工程裏,處女座的李永開和天蠍座的龔劍對每一步每個細節都要求嚴格,“這關乎榮譽”。

首先在材料的使用上就顯示出精益求精的氣勢。朱砂一定要用辰州的朱砂,木炭是真正的青杠炭。土漆來自四川南江縣貴民關一代或貴州大方縣,隻有這裏的土漆才幹燥快,硬如鐵,用指甲使勁劃也劃不出痕跡。木料則是四川地區特有的金絲楠,能散發出獨特的香味。而鍛造刀條最重要的鐵,用的都是從明清的農具或建築上收集來的老鐵構件。

傳統的刀條鍛造與淬火要求極高。每年開春後陽氣上升的時節,才開一次爐,煉一批刀條。淬火必須是在晚上,為的是看清楚鐵有沒有燒透。古時候沒有溫度計,隻能靠經驗目測,隻有晚上才能看清楚鐵的透明程度。“燒透了的鐵並不是很亮,非常溫潤,像玉一樣通透,深淺紋理很清晰。”李永開和龔劍完全遵照古法,一年的刀劍產量不過二三十把。選擇其中最好的留下來,剩下的都報廢了。

髹漆也是極為關鍵的一步。“說到土漆,我們之前很恐懼。因為土漆的生漆在揮發過程中產生的漆酚可能造成皮膚過敏。一旦過敏,任何抗過敏藥都無法醫治。”幸運的是,李永開他們三人和其他工人都沒有過敏反應。土漆的神奇之處還在於,它的幹燥需要特定的溫度和濕度,如果掌握不好,刷上去的土漆哪怕經過一二十年也不會幹。但如果溫度、濕度和空氣流動配合恰到好處時,上午刷的土漆,下午就幹了。李永開三人為此做了無數次嚐試,終於摸索出自己處理土漆的一套工藝和方法。

細節摳得越細致,越接近真相。三個人在反複的折騰中逐漸摸索出方法和標準,並形成體係。他們的“吹毛求疵”也獲得了回報,最終複製出來的刀劍與原物比起來,差異隻有十幾克或幾毫米。

第一批刀劍複製完成後,他們具備了更多的可能性。龔劍說,現在正在嚐試用傳統技藝孵化生活器具,比如杯碟碗盞、茶具等。“讓傳統技藝進入你的生活,借由生活器具與我們產生紐帶和情感。這是我們的未來之路。”而所有的研究成果都以文本、影像的方式記錄留存下來,最終目的是將所有技藝和成果無保留地對社會開放。“三五十年後,如果有好事者無意中發現了這些書,哪怕隻有一個人生出了自己試一試的念頭,之於我們那就是快樂的。”李永開滿足地說。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