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夫人也被冊封為“石龍太夫人”,權職待遇一律照比刺史。
陳霸先即位之初,實力未允,對北朝采取和平邦交。三年後,陳文帝嗣位,兵力日強,接連攻下長沙、江郢、巴蜀等地,南朝江山逐漸恢複舊觀。再傳到宣帝,又乘北齊內亂,遣兵收江北各地。
可惜到了他兒子陳波寶的手中,也就是陳後主,終日沉湎酒色,怠於政事,於是被隋文帝楊堅所滅。
南北朝時對峙的局麵,雖然由隋文帝統一,但嶺南地區尚未歸附,為了維持地方安寧,共推石龍太夫人冼氏出來領導,仍用陳朝封贈的儀仗及兵衛甲盾,每每前呼後擁,巡視各州,真個是威鎮南疆,簡直就是個小王國的女皇帝了。
此時,她已經是六十開外的人,兒子馮仆已死,孫兒馮魂與馮暄隨侍左右,大家都稱她為“聖母”。
隋帝派遣韋冼前往嶺南宣撫,並攜帶陳後主的親筆書信,以及冼夫人先前呈獻給陳後主的“扶南犀杖”作為信物。
冼夫人目睹犀杖,知道陳朝已經滅亡,於是率眾歸附隋朝,長孫馮魂被破格提升為儀國三司,冼夫人被冊封為“宋康郡夫人”。
韋冼仍舊滯留嶺南,嶺南人王仲宣連絡各部族首領,圍襲隋朝派來的欽差大人。
冼夫人既然接受了隋朝的冊封,自然有救助朝廷特使的責任,於是派孫兒馮暄率兵往援,結果進兵不利,被俘下獄。
冼夫人再派幼孫馮盎馳援,而且自己親自披掛上陣以為後應,很快就消平叛亂。
從此南疆一片安謐,朝廷政令直達海隅,隋文帝對此大加讚賞,追贈冼夫人的先夫為廣州總管,追封他為譙國公,冼夫人被封為“譙國夫人”。
譙國夫人雖然不是什麼官位,卻比照總管衙門,設置幕僚機構和屬官,並頒予印信兵符,全權指揮嶺南六州兵馬,且界予一項特殊權利,遇有緊急事故,可以不先奏報朝廷而便宜行事。
這是一項特殊的前所未有的榮耀,以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夫人而言,總管嶺南六州軍政大權,朝廷視之為南疆柱石及屏障。
隋文帝賞賜有加,皇後也刻意籠絡,信使不絕於途,嶺南各州風調雨順,家給人足,形成有史以來最為富庶及安定的局麵。
隋文帝定都大興,也就是長安,勤謹節儉,減輕賦稅,與民休養生息。嶺南地區遵照朝廷指示,成效尤為可觀。
隋文帝曾降敕書慰勉譙國夫人:“朕撫育眾生,情均父母,欲使率土清淨,兆庶安樂。夫人情在奉國,深識正理,直訓導子孫,敦崇禮教,遵奉朝化,以副朕心。”殷殷之意,溢於言表。
隋朝開國以後,改廣州為番州,除了倚重譙國夫人坐鎮嶺南地區以外,更由朝廷派趙訥為番州總管,綜轄地方政務。
由於趙訥貪汙不法,動輒苛虐番民各部族,使得怨聲四起,紛紛上書朝廷,指斥趙訥的種種不法情事,有的甚至叛離朝廷而自立。
隋文帝下詔譙國夫人,就近懲治趙訥,並招撫諸部族。
譙國夫人此時已經年屆古稀,猶自抖擻精神,乘騎駿馬,盛張錦傘,親捧皇帝詔書逮捕趙訥,然後審問、正法,並一一列舉罪狀及受賄財物,派遣專使奏報朝廷,又風塵仆仆地巡行各州各郡宣達聖旨,所以嶺南各地複歸平靜。
譙國夫人以邊陲番族,明大體、識大義、安撫百姓、綏靖地方,嶺南地安定繁榮達半個世紀。
她雖然曆事三朝,實因環境使然,始終忠於她的部族,忠於她的職守,對一個女人而言,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隋文帝仁壽二年,獨孤皇後崩逝,隋文帝好像突然從層層束縛中掙脫出來,於是開始放蕩,國事日益荒廢。
就在此時,威鎮南疆的譙國夫人也油盡燈熄,享年七十五歲,朝廷追贈她為“誠敬夫人”。
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
客觀情勢使譙國夫人脫穎而出,而譙國夫人也在動蕩的社會中作出許多男子漢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據說,凡是能在經典古籍上留名的人,都可以修仙。雖然譙國夫人是隋朝的人,不過作為一個修仙者,在任何朝代出現都不奇怪。
蘇小妹采訪完譙國夫人之後,已經是晚上十點多。
我和蘇小妹坐上長安新豹車,開啟“瞬間轉移”功能,眨眼間就已回到四川省自貢市。
我先將蘇小妹送回家,再返回東莞市虎門鎮的員工宿舍。
明天還要上班呢,必須休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