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二十四章地獄佛陀(1 / 2)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在這大殿所矗立的泥胎塑像,從來不受人香火,就是金閣寺上下僧眾,也不曾對它三跪九叩。簡單說,就是超然物外,不動心,不動念,見善不喜,見惡不怒。一言以蔽之,不仁。

王崇古緊了緊被風吹散的發帶,跨過門檻,走到塑像近前細細打量,眉頭時緊時舒。而宗佑呢,他以前天天在這裏做早課,對這大殿構造,早就了然於心,此時就找了一個蒲團坐上去。至於劉小娘,則是在大殿裏四處閑逛。

就在這時,那王崇古回頭看向宗佑,笑著問道:“這是哪一位神仙?”

“慚愧,我也不知道……”,說來真的慚愧,殊聖寺的羅漢殿雖然有五百羅漢,但按宗清的說法,隻要努力修佛,還是能找出自己的本尊佛。而這破地方說是隻有一個塑像,但誰都不知道這是哪個佛,想拜也喚不出名頭。

“若是我告訴你這個大殿的名字,你能不能答應把故事借我出版?”

“當然不能了,這根本就是兩件事,怎麼可能答應。”宗佑壓根不關心這破殿叫什麼名字。

“那究竟如何,你才肯答應?”

“很簡單,證明你的信用。”宗佑有些不耐煩他的見縫插針,給出了答案。

“什麼意思?”

“抵押,或者,有人作保。”

“原來如此,此事簡單。小師父可與我一道拜訪清涼寺住持,到時,你自然會知道我蒲州王氏這個名頭,究竟有何等的分量。”王崇古收起笑意,傲然回答。

宗佑看著他,覺得有清涼寺住持背書,想來可信,便應了下來:“也好……”

話音未落,卻聽見一聲尖叫。殿中隻有三人,宗佑正與王崇古相談,這一聲尖叫是由何人發出,不言自明。

宗佑登時起身,衝向聲音的來處。卻見在塑像背後,小娘呆站在那裏,愣愣看著牆壁,待到眼角餘光看到宗佑後,趕忙轉身低頭道歉:“對不起,對不起……”

地麵攤著幾塊黃土,小娘的手指尖還有點髒汙,至於她原先看著的牆壁,則是破損了一角。看起來,似乎是牆壁有一角翹了起來,正好讓小娘看見,玩心一起,敲了一下,或者扯了一下,結果牆皮直接碎裂開來,反倒嚇了小娘一跳。

好在這並不是什麼大事。畢竟這金閣寺也有年頭了,牆皮脫落什麼的,再正常不過。因此,宗佑拍了拍小娘的肩膀,示意沒什麼大不了以後,才讓她定下心神。

直到此時,王崇古才堪堪趕過來,同時還做出小心戒備的姿態。直到看到殿中並沒有什麼外人,才收起了架勢。不過他此時的注意力並不在道歉的小娘身上,而是轉向了牆壁。

“我說,這清涼山上下,到底知不知道金閣寺的來路?”

“怎麼了?”

“怎麼了?!嗬,你自己看這牆壁!”

宗佑聞言有些奇怪,便看向那破損的地方。這仔細一看,就看出了不同。牆壁的外頭糊著一層黃泥,黃泥裏頭還夾雜著不少的草莖、麥稈,時間長了,黃泥巴都變脆了,輕輕一碰就能磕下幾塊。因此,也怨不得小娘一碰,就能扯下一角。

關鍵地方卻在於黃泥掉落後,那一角顯現出來的東西。其實那上麵什麼都沒有,不,準確說,這才是真正的牆,外頭的那一層黃泥隻是有什麼人故意糊上去,來掩蓋某些東西。他之所以能看出來,是因為光澤明顯不同,也就是說,材質不同。而這材質,從外表上來看,絕對不一般。

不說材質如何,單說這牆壁不知用黃土糊了多少年,到了此時,不但光澤不失,連顏色都沒走樣。倒不是說這個年代沒有這種技術水平,隻是宗佑在這個破地方生活了十幾年,一直以為這就是個快荒廢的古寺,哪裏能想到有人會對這個地方費盡了心思。

自打宗白走火入魔身亡後,師兄弟幾個還俗的還俗,轉投別家的投別家,偌大的金閣寺就隻剩下宗佑和師傅兩人,不然也不至於讓年紀最小的宗佑操持佛會,如今還要接待客人。因此,宗佑也算的上金閣寺的半個住持,此時也不和師父打招呼,直接就上手把剩餘的黃泥扯下來,伴隨著“哢嗒、哢嗒”的泥塊碎裂的聲音,牆皮下不知掩蓋了多少時光的壁畫,才真正顯出了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