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壞的鬧鍾3(2 / 2)

“最了解他的當然是他最親近的妻子吧。”於稚說道。

“這可不一樣哦,對家庭和對朋友是完全不同的。這是兩種不同的環境,有很多朋友對嫌疑人評價很高,但是他對家庭就未必了。他的妻子相信他,隻能表明他在妻子麵前是個很好的丈夫,但是對別人來說不一定是個忠實的朋友。”

於稚隻好點了點頭,他表達的並不是這個意思,不過他不想因為這個問題和他做務必要的理論。

“那你是為何插手這個案件,我知道她的家庭條件一般,不可能支付你過高的費用的,一看你就是憑感性做事的人。這樣隻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和判斷失誤,就像這次,你已經感到後悔了吧。”

於稚對這位警員的教導有些招架不住,無奈的說:“我也不知道到底為什麼會接這個案件,可能因為不適應手頭沒有工作的日子吧,如果最後的結果還是一樣的話,我也會覺得很有收獲,因為我喜歡享受其中的樂趣。”

材料員這才明白對方屬於個‘工作狂’。

“那麼祝你順利了,調查的結果一定要告訴我啊,或許你會得到我們沒有發現的東西呢。”材料員鼓勵於稚。

於稚點了點頭,擺了擺手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材料員看著於稚離開的身影,露出同情的樣子,喊道:“有問題了來找我就行。”

這個世界規定發生了命案的地點可以維持原樣一個月,這是為了有異議的人可以請偵探調查,而即使請了偵探做調查,無論得到什麼結果,也屬於協助警方破案,這隻是為那些有異議的人提供一條解決路徑而已。委托人有異議是不能請其他區域的警察調查的,因為那樣的話那些警察便越過了工作範圍。這就是警察和偵探的區別,各有利弊。偵探可以選擇不調查,但隻要接受了委托,就要有個答案,而且在警方那裏都會做記錄。

就因為這些條例,也給偵探們提供了調查的方便,不過得出的結果,都屬於政府為人民提供的方便,而不是某個偵探維持的“正義”。

這是政府做的民主的而又不會損害自己國家製度的規定,給那些存在異議的人機會。但是仍然這個國家的偵探很少,因為大多數人們都喜歡固定的收入和國家的福利待遇。

於稚來到王順住的地方,在來的路上就打聽王順是個什麼樣的人,這是他的習慣,在了解案件的同時,還要了解一切有關的人,他們的性格、心裏、環境,這些多多少少都會給他帶來思路,作為判斷當時情境發展的心理因素。

王順雖然是個律師,但是很有良好的習慣,節儉,而且人很好,樂於助人,在這附近的口碑都不錯,可能因為他過去過的貧窮的日子,在成名之後仍然平易近人的原因吧。不過他和楊典的要好這棟樓的很多人都知道,而且過分的親近反而讓有的人竊竊私語。很難想象他們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