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殖初期管理
育珠蚌經過手術後,大都體質比較衰弱,需要半個月至一個月的休養生息,傷口愈合後,恢複正常生理活動。在育珠蚌手術後一個月內,管理工作要特別認真、細致。
(2)清除附著物
在養殖期間,由於水生藻類的大量繁殖,往往有大量的藻類附生於吊養的籠子上,阻礙水流暢通,影響育珠蚌攝食。同時,在蚌的貝殼上也常常附著大量藻類,影響育珠蚌的生長。所以,在養殖期間,要定期清除籠子上和蚌殼上的附著物,也要清除水中的雜草,保持水質清潔。
(3)調節水層
水位的變化及水溫的變化,要求調節育珠蚌的養殖深度。吊養的深度要隨季節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冬季和夏季宜吊養深一些,以防寒冷和酷暑的不利影響。夏季離水麵一尺左右,冬季以放深到近河底而又不碰著泥為宜。春、秋季可吊放得淺一些,以加強光照,促進珍珠的形成和生長。
(4)水質管理
春季水溫逐步上升,育珠蚌新陳代謝日趨旺盛,珍珠質開始沉積,餌料需要量不斷增加,要施有機質肥料肥水,培育餌料生物,滿足育珠蚌的生長發育需要。四、五月份是三角帆蚌性成熟時期,更需大量的營養物質。有機肥有豬牛糞、羊糞、人糞和綠肥等,夏季為防止施有機肥料發酵消耗水中的氧氣,宜施無機肥料,氮磷肥混合施,一般比例為2:1。秋季水溫逐漸下降,可以施一些有機肥,和無機肥搭配施用。秋季後期應多施有機肥,以保證越冬前育珠蚌有足夠的餌料。
施肥宜在晴天進行。施肥量視水質情況而定,原則是少量多次,逐步改善水質肥度,使育珠蚌有個適應過程。有機肥施在水域的四周,或施在育珠蚌的周圍,或裝在籮筐裏吊在水中,使其緩緩溶在水中,千萬不能將肥料施在蚌體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無機肥最好溶解在水中後潑施。
珍珠的采收
(1)珍珠養殖周期
一般養殖周期為2~3年。從無核珠形成過程看,以第二至第三年最快,第四年以後生長速度下降,育珠蚌也漸趨衰弱,易於死亡。養殖2~3年的珍珠顆粒大,圓整,富有光澤,質量高。三年以上雖顆粒大,但光澤不好,質量並不高。
(2)珍珠采收季節
采收珍珠的季節,一般都在生長期最後一年的秋後,即10~12月份進行,最好在次年的2月份前後采收。
(3)珍珠的采收方法
珍珠采收常用殺蚌取珠的方法。采珠時把育珠蚌從水裏撈出,洗淨殼上的汙泥和其他附著物,切斷前後閉殼肌,用手捏出珍珠即成。
(4)珍珠采收後的處理
采下的珍珠要立即處理,因為在采下珍珠的外表常附有體液和汙物,如放置過久,會使珍珠的光澤暗淡,影響質量。
珍珠采收後,先用水洗滌,然後放入飽和鹽水中浸泡5~10分鍾,撈出用布揩去珠麵上的體液和汙物,接著用肥皂水洗滌(用堿性弱的肥皂為好),再用清水漂淨,最後用絨布或細軟的毛巾打光,晾幹,即為商品珠。用肥皂水洗滌要損害珍珠的光澤,最好用0.15~0.2%十二醇酸鈉洗滌(浸泡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