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他助中國同胞去非洲當富翁(3 / 3)

2004年初,劉建軍在南非創辦了中國武校。隨後,他又在保定為42個非洲國家開設青年培訓班,教他們學習中文和中醫,以及農業和商貿知識。2005年,他還創辦了中英文刊物《非洲之窗》,供往返非洲航班和在華非洲人訂閱。他還聘請讚比亞、烏幹達演員到北京和保定表演,組織了近百人參加的中非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以後,劉建軍和他在非洲締造的“中國老板村”火了。新華社、路透社和法新社等全球著名新聞媒體爭相報道他,一些發展中國家紛紛派團去“保定村”考察。然而,在“出名”的同時,劉建軍也在承受著不為人知的辛苦和艱險,以及各種惡語攻擊。

2007年4月,劉建軍在國外為“保定村”談合同時被搶劫,並被歹徒用匕首劃傷了手臂;2009年秋天在剛果勘察礦山建路時,劉建軍和同伴在一棵樹下過夜,天亮才發現旁邊的大樹上一條大蟒蛇正窺視著他們的腦袋!……

比這些更令老劉難以忍受的是來自各方的攻擊:西方一個自由撰稿人在加拿大寫文章稱劉建軍是“圈地屯糧的殖民主義分子”。然而,非洲人民卻因為劉建軍讓他們糧食大豐收、經濟大繁榮,而推崇他為“西非六部聯合名譽大酋長”,並贈送給他1000公頃良田,還讓他參加總統女兒的婚禮。

國內有人攻擊劉建軍,說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撈錢,而他卻先後被授予“全國百位公益事業楷模”、“共和國經濟建設功勳人物”、“世界傑出華商代表”等榮譽。

讓劉建軍最高興的,是在非洲看到中國人擁有長期經營權的大片土地上,長出了山東登海的玉米、袁隆平的雜交稻;看到異國的華人醫院門口排出幾十米長的候診患者;看到說一口中國話的來華進修非洲青年;看到非洲一些貧困縣的百姓能穿上物美價廉的中國服裝,用上中國製造的電器;看到坦桑蘭寶石、錳礦、瑪瑙裝進運往天津港的集裝箱……

到2012年止,14年間,劉建軍組織去非洲的中國人超過2.4萬名。他們在尼日利亞、肯尼亞、蘇丹和讚比亞等32個非洲國家建立了50多個“中國老板村”。這些鄉音繚繞的“村子”以驚人的速度在異國崛起,村民們大多以豪車代步,個個身家不菲。

近些年,劉建軍在幫同胞到非洲創業的同時,也在西非經營著自己獲贈的1000公頃田地,大麵積種植薰衣草、藥材等,獲得了可觀收入。此外,他還注冊了帶有自己肖像的“酋長”牌國際商標,目前已有十幾個產品。外交部領導曾高興地鼓勵他把“酋長”牌出口非洲的產品發展到上百個,因為隻有文化的融合,才有持久的合作與友好發展。

盡管已經積累了近千萬財富,但劉建軍最感幸福的是,看到自己帶到非洲的“村民”們都過上了好日子。

當有人問他:“您已經60多歲了,不希望放棄拚搏,養性修身嗎?”老劉用愛因斯坦的一句話“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有所作為”回答,並且背誦起他寫給自己的打油詩:“有錢難買老來忙,地球就是健身房。人生經驗挑著用,助人助己也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