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丞相陳平對呂氏力量的膨脹頗為疑慮,害怕在自己的任期內發生巨變,於是開始考慮如何避免事情發生。陸賈以探病為由,前往丞相府,和陳平商議,提出了聯合周勃共商壓製呂氏一黨過度擅權的謀略,
與此同時,呂氏黨也加快了奪權的步伐。
呂太後派人與代王劉恒商議,想調他出任趙王。劉恒認為,趙國離長安太近,容易卷入政爭糾紛,危及自身安全,便以願意為朝廷戍守邊疆為借口,婉拒出任趙王。呂後趁機封呂祿為趙王,晉封呂通為燕王。
這樣,親太後派的呂氏諸王已淩駕於劉氏諸王之上。呂氏一黨成為了漢王朝的主流派。
但在此時,呂後的健康狀況也急速惡化,一病不起。她自知不久於人世,便下令由趙王呂祿統領禁衛軍的北軍,梁王呂產統管南軍,企圖以軍權確保呂氏政權。
臨死前,呂後對呂產和呂祿說:“我晉封呂氏諸侯為王,大臣們內心不服,我死之後,皇帝年少,大臣恐有變,你們兩個記住一定要掌握兵權,必要時都不要參加葬禮,直到情勢穩定為止,切勿因為忙碌而為他人所乘。如果兵權握在他人手中,呂氏一族將麵臨災難。”
臨死前,呂後又任命呂產為相國,位置在左、右丞相之上,並以呂祿之女為皇後,親呂氏黨的左丞相審食其出任太傅
呂後一死,劉氏黨、功臣黨、呂氏黨間立刻展開了激烈的鬥爭。
雖然呂產和呂祿掌握者禁衛軍團,但關中地區或周圍駐守軍隊的將領,大多仍聽從周勃和灌嬰的指揮,這使呂氏黨在太後死後,更不敢公然為亂。
朱虛侯劉章得知太後遺囑的內容後,便急速派人通知其兄齊王劉襄(劉肥長子),發兵西征勤王。朱虛侯和東牟侯積極聯係各大臣、將領,準備做齊王的內應,並相約事成之後,擁立齊王為皇帝。
齊王出兵西征後,派人先行進入關中,並立即出兵攻打呂產的封國濟南,分發檄文給其他劉氏諸侯,指陳諸呂的罪行,邀請各諸侯國舉兵勤王,共襄盛舉。
呂產得知齊王出兵的消息後,迅速派灌嬰發兵和齊軍對抗。灌嬰和諸將領商議後,決定在滎陽按兵不動,並暗中派人告訴齊王和各地渚侯,不要自相殘殺,靜待呂氏黨有何行動,再作應變。齊王接到灌嬰通知,也停軍駐營在齊國西界,靜現其變。
呂氏黨最重要的軍事元老將領是酈商,他的兒子酈寄和呂祿交情頗好。周勃和陳平便共同策劃,劫持酈商,威脅酈寄前往遊說呂祿交出禁軍的指揮權。
酈寄勸說呂祿放棄禁軍指揮權,回到封地當諸侯王,避免天下戰亂。呂祿一向缺乏膽識,現在外有齊軍威脅,內部的灌嬰、周勃態度又不明朗,朱虛侯已成為倒呂的劉氏黨領袖,真所謂內憂外患。呂祿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應付這種局麵,便有心將兵權交還給太尉周勃。於是,呂祿、呂產便放鬆了對禁衛軍的控製。
9月,灌嬰聯合齊、楚之大軍將反攻長安,消息傳到了呂產那裏,呂產大驚,立刻趕赴皇宮召見呂氏長老,以求解決的方法。
周勃認為時機到了,立刻率領侍衛,強行進入了禁衛軍的北軍大營,同時下令酈寄去遊說呂祿交出印信(掌握兵權的憑證)。呂祿認為酈寄不會出賣自己,便將印信交了出來,讓出兵權,交付周勃指揮。結果,全軍將士都表示效忠劉氏政權。
周勃令劉章監守軍門,並遣禦史大夫曹窋火速通知宮殿宿衛將士,不要讓呂產進入宮中。此時,呂產並不知呂祿已經棄軍離去。他還想進入未央宮,挾持皇帝發出命令,讓南北禁衛軍發動政變,殺掉劉氏黨。
呂產進不去,就在宮殿門口等待時機。雙方在宮殿門口對峙。周勃就命令朱虛侯劉章率隊入宮,以保護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