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 談判(四)(1 / 3)

陸上海島強攻隊東南方向的登陸處,數名特戰隊員在島嶼邊緣的巨石,大樹後,將身前的物品當作掩體,小心警戒著島上內陸的情況。超過一百名的特戰隊員進入島內進行清掃,剩下的一支十二人小隊負責留守,除了控製汽艇的駕駛員和操作汽艇武裝的成員,剩餘可移動的戰力僅僅為十二人的特戰隊員。但對於目前的情況,卻也是足夠應付了。大部分的戰力被派到正麵戰場進行全方位掃蕩,這邊雖說是前線,但實際上會受到的攻擊可能性並不高。即使能被前邊大部隊的清剿網遺漏過來的也不過是些小角色,十二名特戰隊員加上汽艇上的重武器完全可以應付。就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邊撤退點擁有十艘汽艇同時也等於擁有十挺速射炮,單純在火力力度上恐怕整個島嶼都沒有這邊的凶猛。

十二人,五艘裝載速射炮的汽艇極其操作員,這就是靜靜停留在陸上海島邊緣一角的三支突擊部隊中的一支。眨眼看上去,十幾杆步槍,數挺速射炮,以及十幾名士兵隱藏在麵罩之下嚴肅的眼神,都讓人看出這不是一支好相與的部隊。

盡管如此,留守的特戰隊員依然小心無比,接著掩體隱藏自己的身形,站位之間形成交叉火力,互相擬補彼此的射擊死角,專業地對待這一留守工作。不僅僅是因為他們都是部隊中選出來的精英,是身經百戰的士兵,更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可能麵對到的不僅僅是常規意義上的敵人,還有一些超常規的存在需要他們小心戒備。

由於島上關閉了大量的電源,使得撤退點的光源並不多,眨眼看上去昏暗無比,沒有月光的沿岸籠罩在一層黑暗的夜色中,隻有遠處少許的燈源借過來的餘光,才讓這裏不會成為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

這樣的條件稱不上好的作戰環境,當然對於士兵們來說也並非是多麼不可克服的困難,實際上大家也在更加糟糕的環境下戰鬥過,這時候自然也就有著相應的手段。汽艇上有大量的高聚焦探照燈,但是在這樣的行動這樣的夜晚,打開那樣的探照燈無疑是在對敵人說“我在這裏,向我開炮”從而成為黑夜裏最明亮的靶子。五艘汽艇就這麼停在遠處,加上四周更是一動不動的士兵,如若不是汽艇會隨著湖水的波紋上下浮動,恐怕很難讓人相信,這裏不是一幅靜止不動的黑夜寫真畫。

一名留守的士兵守在其中某艘汽艇上,右側是汽艇的駕駛室,左側則是汽艇的船尾。這名士兵借著汽艇的船延當作掩體,小心戒備地看著島上的一切,一名身著作戰服飾的士兵就在其身側駕駛室上方縷空的頂部,探出半個身子,一隻手按在身前的速射炮上,一隻手舉著夜視望遠鏡四處偵查,在這樣的夜晚視線受到阻礙,但是有夜視儀也就將這樣的幹擾降到最低。在他的下方,則是雙手握著駕駛盤的汽艇駕駛員。

盡管三人靠得很近,但是沒有人說話,沒有閑聊也沒有對視。三人身上的頭盔攜帶的耳機偶爾會傳出來前方部隊的進度,還有留守部隊長官的吩咐和叮囑,幾人隻是按著回話鍵進行理性的回答和報告,除此之外,就像互不相識的陌生人一樣各自專注地看著各自的前方。

當然整個留守部隊不都是這樣的場景,一些駕駛員和留守在船上的士兵多少還是會有交談,本來就是互相熟識的人,這時候雖說是在前線卻不是戰鬥的前線,當然也就沒必要將自己繃得那麼緊張。閑聊什麼的多少有助於緩解緊張,舒緩焦躁。當然,即使是這樣,每個說話的人,都將自己的聲音壓得很低,猶如耳語一般。

那名舉著望遠鏡的士兵並沒有特定地偵查地點,實際上因為是從非正常的方位上的岸,大家這時候所在的地方一邊就是陸上海島的沿岸走廊,再往裏邊就是一排的叢林,無論是視線還是射線都被阻礙得相當嚴重。但既然知道自己的大部隊就在前邊展開了包圍圈,這邊自然也就不那麼在意此時糟糕的視野。拿著望遠鏡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也不過是理性警戒,偶爾報告一下,但內容基本上也就大同小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