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重在細節,執行才能到位(3)(1 / 3)

高橋剛一落座,便隨手“砰”地關上車門,聲音極響,百惠甚至看見整個車身都微微顫了一下。百惠不禁愣了一下:“是旅途的勞累使高橋先生情緒不佳,還是繁複的通關手續讓他心煩?他可是株式會社的貴客,得更加小心周到地接待才行。”

一路上,百惠一行顯得十分熱情友好,甚至到了殷勤的程度。迎賓車停在株式會社大廈前的停車坪裏,百惠快速下車,小跑著繞過車後,要為高橋開車門。但高橋卻已打開車門下車,又隨手“砰”地關上車門。這一次比在機場上車時關得還要響,似乎用力還要重得多。百惠又愣了一下。

日方安排的洽談前的考察十分緊張,株式會社董事長兼總裁鈴木先生還親自接見了高橋。在接下來的兩天裏,百惠極盡地主之誼,全程陪同高橋遊覽東京的名勝古跡和繁華街景,參觀公司的生產基地。高橋顯得興致很高,可回到下榻酒店時,他關上車門時又是重重的“砰”的一下。

到了第三天,接高橋的車停在株式會社大樓前,他下車後,又是一聲重重的“砰”。百惠暗暗地咬了咬牙,暗中向手下的人吩咐幾句後,丟下高橋,徑直向董事長辦公室走去。高橋正感到有些莫名其妙,百惠的手下客氣地將他讓到了休息室,說:“百惠課長說是有緊急事要與董事長談,請高先生稍等片刻。”

在董事長辦公室裏,百惠語氣嚴肅地對鈴木說:“董事長先生,我建議取消與這家公司的合作談判!至少應該推遲。”

鈴木不解地問:“為什麼?約定的談判時間就要到了,這樣隨意取消,沒有誠信吧?再說,我們也沒有推遲或取消談判的理由啊!”

百惠堅決地說:“我對這家公司缺乏信心。”鈴木是很賞識這個精幹務實的年輕人的,聽他這麼說,便問:“何以見得?”

百惠說:“這幾天我發現這個高總工程師多次重重地關上車門,開始我還以為是他在發什麼脾氣呢,後來才發現這是他的習慣,這說明他關車門一直如此。他是這家知名汽車公司的高層人員,平時坐的肯定是他們公司生產的好車。他重重關上車門習慣的養成,可能是他們生產的轎車車門用上一段時間後就易出現質量問題,不容易關牢。好車尚且如此,一般的車輛就可想而知了。我們把轎車和附件給他們生產,成本也許會降低很多,但這不等於在砸我們自己的牌子嗎?請董事長三思。”

一個關車門的動作,可謂微不足道,相信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不會有人注意它。但恰恰是這個別人眼裏微不足道的細節被百惠看在眼裏,並抓到住不放,通過進一步的分析,判斷出對方這一習慣性動作背後可能隱藏的深層問題,從而幫助公司避免了可能遭遇的重大損失。

上述案例說明,員工如果忽視細節,有時會蘊藏著影響企業發展的重大危機,因此,對於工作中的細節,尤其是那些影響全局或整體的細節,員工絕不能掉以輕心。

把握關鍵性的細節

在現實中,成功者總是會把握每一個關鍵性的細節,因為關鍵性細節往往涉及本質。作為員工,隻有切實做到用心做事,才可能練就一雙發現關鍵性細節的慧眼。當生活、工作中稍縱即逝的關鍵性細節初現端倪時,你就會在第一時間發現它,看透細節中可能潛在的問題。

有時,細節會給我們以假象,就好像我們從外麵觀察一個大教堂的窗戶,在一般人眼裏,大教堂的窗戶布滿了灰塵,灰暗破舊,給人一種破敗的感覺。但是,我們如果跨過大教堂的門檻走進教堂,馬上就發現裏麵絢麗的景象,陽光透過窗戶玻璃在教堂裏描繪出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所以,員工把握關鍵性細節,隻要做到用心,就能見微知著。

希爾頓飯店的創始人、世界旅館業大王希爾頓就是一個注重細節的人。希爾頓要求他的員工:“大家牢記,萬萬不可把我們心裏的愁雲擺在臉上。無論飯店本身遭到何等的困難,希爾頓服務員臉上的微笑永遠是顧客的陽光。”正是這小小的永遠的微笑,讓希爾頓飯店擴展到世界各地。

在希爾頓看來,服務員要想給旅客創造“回家”的感覺,首先就要做旅客的“親人”,以旅客親人的形象做好服務工作。除了做好大量的實際工作以外,表現在形象細節上便是“微笑”。因為“微笑”服務代表了優良服務的本質,如果把它稱之為關鍵性的細節,應該是恰如其分的。

希爾頓之所以抓住了服務工作中的這一關鍵性細節,與他對工作的認真和高要求分不開。如果他對工作隻是做一般性的要求,就不會把“微笑”當成服務工作中的關鍵係細節並上升到酒店管理的層麵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