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蚯蚓案
星期六下去,羅伊·布朗和其他幾位小夥伴一起到河邊釣魚。他們釣得正起勁兒,貝利的話卻使大家的心裏涼了半截兒。
“遭啦,蚯蚓沒有了。”
這時,從樹叢裏走出以為少年,手裏提著蚯蚓的小桶。
“我去給你們找點兒。我叫安夫羅茲,馬上就回來。”
少年的身影隨即消失在樹叢裏。
羅伊·布朗和夥伴們互相看了一眼,便悄悄隨那少年走去。
安夫羅茲走得很慢,時而停下,拾起小樹枝走看右看,時而拾起另外的樹枝,將原來的丟棄。
最後,安夫羅茲來到一處背陰的土質鬆軟的地方,放下小桶,跪在地上,用小樹枝捅地。
貝利忍不住說:“這家夥真怪。”
哈布說“別急,他不捅了。”
小樹枝旁,神奇地爬出了蚯蚓!安夫羅茲將蚯蚓捉起,放進桶裏後,又用小樹枝捅另外的地方。
羅伊·布朗按耐不住,從隱身處走了出來。
“你在幹什麼?用小樹枝變魔術嗎?”
約迪問。
“捉蚯蚓呀。”
安夫羅茲告訴他們,蚯蚓白天躲在地下,桌的時候,要先用棍棒捅入地麵,然後慢慢搖動,使地麵鬆動。
羅伊·布朗說:“我知道啦,地麵振動之後,蚯蚓會爬出來。”
貝利問:“有人知道捉蚯蚓的方法嗎?”
“多著哪,隻不過使用的工具和捅法不同而已。搞慣了,用什麼工具都行。”
梵克什目不轉睛地看著桶裏蠢蠢蠕動的蚯蚓問:“這種捉法,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在我出生之前。明天,在我們的鄰市召開第一屆捉蚯蚓國際比賽,我也要參加。”
少年們圍住安夫羅茲,羨慕地拍拍他的肩膀,祝願他明天馬到成功。
翌日,布朗和莉莎乘車去鄰市,他們希望親眼看到安夫羅茲的名字寫入大會的曆史。
可是,他們發現安夫羅茲無精打采地坐在看台上。
“再過兩、三分鍾,比賽就要開始啦,可我還沒有工具呢。”
莉莎大吃一驚。
“真的,為什麼?”
“昨天,我把最好使的棍子借給佳希蒂。佳希蒂說他媽媽也要參加比賽,把最好使的工具讓她試試,讓她也照著買一根。”
“你借給別人是對的,他們會在比賽前還給你的。”
突然,安夫羅茲喘著氣說:“佳希蒂來了!”
一名十七歲左右的少年急匆匆地跑了過來。
“真不知對你說什麼好。昨天晚上,我把你的棍子放在車庫門口,今天早晨開車出來時,忘了拿起來,結果給撞斷了。實在對不起。”
“你沒聽見撞斷的響聲嗎?”
羅伊·布朗問。
“車上開著收音機,沒聽到。不過感到車輪被什麼刮了一下,我還以為是水管呢。安夫羅茲,真的意想不到,太對不起了。”
安夫羅茲漠然地呆在一旁,失神落魄地拿著斷成兩截的棍子,其中一截上還留有輪胎的痕跡。
就在這時,比賽大會宣布開始,請選手們入場。
選手們來自美國的三十個州以及其他七個國家,有四十九名男選手、二十名女選手,還有一名小選手安夫羅茲。
每位選手的陣地約七平方米,四周用繩索圍起。睡在這塊小地方挖出的蚯蚓多,誰就被選為世界冠軍。
安夫羅茲呻吟似地說:“我輸定了,我隻有兩隻手。沒有工具不行啊。”
“比賽還沒有開始,先不必泄氣。用斷了的、長一點兒的那半截棍,試試看,會管用的。”
“是啊,半截工具也比手指頭好使呀。”
安夫羅茲點了點頭,無力地朝場地走去。
槍聲一響,觀眾立刻沸騰起來。安夫羅茲和佳希蒂的母親不相上下,勝負難分。然而,最終獲勝的是佳希蒂的母親,她捉了二十四條,安夫羅茲名列地二,捉了二十三條。
莉莎不滿地說:“百科全書,如果能夠證實安夫羅茲的工具是佳希蒂故意弄斷的就好了啦。”
少年偵探沉重地回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