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是中國家電業痛苦轉型的一年。這一年,家電大鱷們紛紛進行資本大轉移,尋找新的“奶酪”,比如海爾和TCL的國際化。從跨國家電企業看,鬆下、東芝等日係巨頭再次大力投入,以期在中國市場上重新占得一席之地。同時,也有許多中小企業無法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繼續生存,逐漸退出了市場。2004年11月中旬,首屆亞洲電子展雲集了亞洲乃至全球的電子製造業巨頭,從中不難看出,2005年中國家電市場的風雲變幻,更暴露出跨國公司正紛紛謀求戰略轉型:從家電向電子轉型。
隨需應變的業務不是讓整個企業都去改變。比如說,從某一點切入,改變它的管理,盡量增加它的客戶忠誠度,並以此作為一個試點來實踐隨需應變理念。作為典型個案的LG電子,攜其最新的顯示器、筆記本、MP3等多款尖端產品在展會上亮相,處處顯示了自身在數碼時代的領先地位,同時也再次證明:LG電子不僅是家電大鱷,更將是IT、通訊界的巨頭。在度過“戰略性虧損”後,LG電子在三個關鍵點上實現了新的戰略轉移。
首先是品牌轉折。LG電子的戰略轉型發力於2000年。這一年,LG家電率先在中國完成了基本布局,同時LG的多元化事業格局也初具規模。2004年,中國市場和出口的銷售額更占LG全球市場總額的20%;2005年,LG的銷售目標是達到150億美元。LG電子把戰略突破點放在品牌上,為了謀求品牌突破,LG電子選擇了幾大戰略製高點,分別是通訊、IT信息領域、GSM和3G技術、國內筆記本市場等。
以前,消費者對於LG的品牌印象就是“豪華雙開門冰箱的第一品牌”,在引入手機之後,手機的增長速度同樣驚人。在顯示器市場、光存儲市場LG都塑造了穩固的品牌形象,其顯示器近年來銷量一直位列三甲,光存儲產品則連續3年位居世界銷量第一。2005年才剛引入中國的LG筆記本電腦,憑借出色的設計和輕薄的造型獲得了如潮的好評。而LG在亞洲電子展上又將其筆記本產品全線引入,這些產品在外形設計和技術創新方麵開辟了眾多讓人眼前一亮的革新。麵對不同背景,風格各異的競爭對手,LG電子選擇了一條獨特的戰略:以成熟的產品在成熟的時機切入成熟的市場。
其次,LG選擇了發力高端。在完成產業布局的同時,LG電子也毅然將其領先的技術、高端的產品和難得的高科技人才引入中國市場。LG電子在不斷發起高端攻勢的同時,認為數碼科技應該建立於綜合集成的基礎上。而在這個互聯網、無線通訊、網絡化係統一體的時代,用戶需要的是具備多種功能的產品,先進的數碼產品應該是融合了影像、通訊、IT等高科技的綜合產物。
LG電子在考察了自身與市場現狀之後,選擇了手機通訊和筆記本產品作為突破口。LG手機和筆記本強調品質和品味,品質是基礎,它代表LG產品在工藝設計上的精益求精以及在技術創新上的不懈追求;品味則強調生活,增強用戶的數碼體驗,增強用戶的生活情趣。與此同時,LG電子還領先一步推出了全球最大的55英寸LCD,具有鮮明畫質、像素修補等六大新功能的XD引擎等尖端科技產品,而LGDLP背投電視、MP3播放器等12項設計更入圍“2004年中國國際設計獎”,使LG電子成為入圍產品最多的企業,這些都充分展示了LG電子在設計領域的領先地位,奠定了LG電子在全球消費類電子產品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再次,LG在創新研發方麵投入巨資。不斷進行創新是企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惟一途徑。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必須隨時隨地進行各方麵的創新,以創新的技術來創造新產品和新營銷模式。作為世界電子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LG電子正在發起新一輪的技術創新。比如,在通訊信息領域,為確保在3G技術上的早期競爭力和加快開拓海外市場的腳步,1997年LG電子就開始對WCDMA領域進行集中的投資。過去的5年中,LG電子共投資了約20億美元對CDMA和WCDMA進行研究和開發,確保了在這兩大層麵中先進的技術和產業力量。在繼續3G開發的同時,LG已經開始逐步進行早期對應4G等未來移動通訊技術的相關技術研究,為迎接4G時代的到來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