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原的驚天悶雷:寫在《平凡的世界》播出前10集
專家來稿
作者:張祖群
一、《平凡的世界》兩次被搬上電視熒屏
《平凡的世界》自1986年12月在文聯出版社出版以來,深受讀者喜愛,多次重印,乃至盜版(非法印刷)。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獲得主流文學界的高度肯定。自上世紀80年代麵世以米,該書陪伴著許多人成長,許多人都是從故事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人生走向。在今天這樣一個浮躁膚淺的社會,還有人熱愛文學嗎?還有人維護自己的精神王國嗎?很多人開始不相信個人努力,周圍人通過太多的關係和捷徑獲得成功,也有許多人跌倒趴下去,倒下無數個站不起來的懦夫與落伍者。
1989年首播第一次改編的14集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反響平平。之所以沒有引起在1980年代中期小說剛出版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全國廣播的時候那樣的巨大反響,主要原因在於:(1)中國在改革開放的轉折關頭,經曆了政治風波的陣痛,人們已經失去80年代初期那種朝氣蓬勃的氣象。社會經濟政治的巨大變革、殘酷現實撕裂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理想追求,許多人的文學、藝術、影視理想王國開始破滅,許多人出國、許多人下海、許多人下崗、許多人炒股、許多人開始一夜暴富、許多人開始一夜之間淪為乞丐……(2)刪除了原著小說的諸多真實細節,僅僅保留故事梗概的電視劇恰恰掩蓋了原本在文字真實細節中的驚人力量,將諸多的微小感動都消解了,最後融彙不成一條滔天巨流。
2015年開春,北京衛視、東方衛視首播,新疆衛視、山東衛視同步跟播的56集新改編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導演:毛衛寧),隆重上映,人氣十足。許多剛從農村老家過完春節的小青年甚至是拿著自己的手機與ipad觀看《平凡的世界》前幾集,踏上自己的返程(城市)之旅。許多人早上在地鐵和公交車上拿著手機與ipad觀看前天播出的兩集,開始上班。新學期的第一堂課,師生課堂討論、學生課間休息時候談論的是《平凡的世界》播出到第幾集,男女主人公戀情發展如何了……網發把這劇評為“最美鄉村偶像劇…‘顏值最高農村劇”!在轉型時期的中國這個媒體時代,普通民眾既要追隨美好生活理想,也需要踏實活在當下,理想與現實相互交織,展現一幅真實的“平凡世界”圖景。
二、三個複雜的自我鏡像
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變更、慘烈的政治鬥爭,於曆史的長河來說,無非是些平凡事。不論是昔日的人們為了生活,還是正在走向未來的孩子們為了成就感,大家都會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裏不平凡地繼續努力奮鬥。它宛如預言,指引著平凡人生。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和現代主義的三元交融,為改革年代的中國社會提供了現實型自我的一麵獨一無二的長廊式鏡像,體現了偏於未來的理想化的想象型自我(孫少安勤勞儉樸,有號召力,敢愛敢恨,不安現狀)、偏於過去的傳統化的象征型自我(田福堂以蒼生黎民為本,在鬥爭漩渦與基層實踐中摸爬滾打)和路遙創造的偏於現實的現實型自我(孫少平個人性、堅韌性、崇高性和感染性)。[1]但是,《平凡的世界》前10集三個自我鏡像,拉開了平凡世界裏的貧窮一尊嚴、勞動一愛情、生活一政治三對矛盾主題(表1):
(一)孫少安:不安於現狀的現實自我
前10集中,孫少安是以主角出場的,他是一個窮得爛包的家庭的頂梁柱,是一個娶媳婦付不起彩禮錢的窮後生,是一個對於自己初戀敢愛但又被現實撞擊得隻能選擇放棄的人,是一個憑著自己本事吃勞苦飯、一呼百應帶領大家大幹苦幹的農村能人!他骨子裏那股“拚命”的精神告訴自己,要替父親成為家裏的“父親”。自己是在現實的生活裏頭,都市對於少安曾經隻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隨著田福堂拆散潤葉和他的愛情,隨著周圍人不再支持,他失去追求愛情的勇氣,他企及愛情的都市夢想永遠無法實現了’他終將自己一生付諸於厚實而貧瘠的黃土地!在激情中燃燒自己!於平凡中幹出一番農村的驚天動地事業來!
潤葉本是一個集勤勞、溫柔、賢惠、貌美、有知識、有涵養等諸多優點於一身的黃土高原優秀女兒。她敢愛敢恨,敢於在孫少安放棄她的時候,仍然追求自己的愛情!但是隨著父親田福堂的步步緊逼,二爸田福軍的處境困難……她在前線頂住所有人的壓力,但是自己的大後方,她唯一的大後方一心上人孫少安迫於現實壓力放棄了對自己的愛情,最後去與山西姑娘相親。婚禮的現場,導演安排了一個超出於小說的情節:潤葉去鬧婚,去“搶”她的少安哥。雖然在秀蓮與潤葉兩個聰明女人的鬥心眼中,以“孫少安與田潤葉對著毛主席像結拜兄妹”結束這出戲。鏡頭中出現小說裏的原話旁白:別了,“我親愛的姑娘,我的初戀,我要忘記你!我要和另外一個陌生的姑娘開啟新的生活!”這意味著原本是孫少安與田潤葉兩個人的婚禮現場將成為他們初戀愛情的告別禮!所有這一切夢想將伴隨著婚禮的進行而煙消雲散,一切複歸於鄉村生活的現實。從此兩個人的愛情、人生軌跡不再相交,開始完全不一樣的人生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