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晨微笑著點了點頭,“還有,既然答應了,我不希望你幹兩個月又要撂挑子!”

“你……”段暄被林語晨說得一時語噎,於是問道,“那你又想怎樣?”

“很簡單,你答應我,至少幹滿一年!”林語晨言簡意賅的說,她可不想段暄幹了一個月有嚷著要走。

“好!”段暄不假思索的就答應了,心裏麵可是打的另外一個算盤,到時候我就算要走,難道你還能攔得住我。

“好吧,你待會兒去國際部交接一下,下午就搬過來,我已經交待人協助你!”林語晨點了點頭,然後看了看表說,“先這樣吧!”

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柳暗花明,段暄不知道是福是禍,但段暄覺得值得去賭一把。

在寧佳的不懈努力之下,報社與正太地產的合作漸入佳境,當然這與聶遠的大力推動密不可分。寧佳甚至覺得聶遠有點過度關注這次合作了。

通常來說,與媒體的合作都是有分管廣告宣傳的公司副總來負責,甚至有時候都不用升級到公司副總這個層麵,直接由營銷部來全權負責就行了。而聶遠卻一反常規,經常是事必躬親,甚至連宣傳海報的版麵格式都要親自過問。寧佳想想,覺得聶遠這個總經理也當的挺累的。

在這種事必躬親的背後,寧佳隱約覺得還有別的原因,但究竟是什麼原因,她自己也說不上來,但不管怎麼說,有了聶遠的深度介入,很多事情處理起來就容易了很多。

在這個過程中,寧佳對聶遠的印象也是在不斷的修正、改變甚至是顛覆著。這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甚至連寧佳自己也沒意識到。

寧佳最近與段暄見麵的機會少了,她知道段暄換了新工作正在努力的適應過程中,她不想讓他分心;當然另一方麵也源於她的工作忙碌了很多,以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現在是帶領一個團隊衝鋒陷陣,所要考慮的問題,應對的事情比以前多了不止一倍。

即便工作再繁忙,寧佳還是每周保證抽半天時間去孤兒院,因為她打心底裏喜歡和孩子呆在一起。

周末下午,寧佳在孤兒院教五六歲的小孩子唱歌。這次,她發現了有個新來的孤兒。這個孤兒叫蘭蘭,或許是剛來的原因,蘭蘭整個下午都低著頭,沒有開口唱一句。

上完課,寧佳找院長詢問蘭蘭情況,院長才告訴寧佳,這個蘭蘭是個私生女,媽媽生完她就把她扔給了爸爸一個人跑了,而蘭蘭的爸爸也是個不靠譜的人,最後竟然把她送到了孤兒院。按規定,像蘭蘭這種情況孤兒院是不會收養的,但是院長實在是可憐這個小孩,破例把她收留下來,但是要求蘭蘭的父親,每周必須有一天帶她出去玩。而這第一周,蘭蘭的父親就爽約了,因此蘭蘭非常沮喪。

聽罷蘭蘭的身世,寧佳即感到生氣又覺得無奈,不明白這世界上為什麼竟然有這樣的父母!氣憤歸氣憤,寧佳但唯一能做的就是多給這些小孩以關心和溫暖,盡量減少不幸的童年對她將來人生造成的影響。

打這以後,寧佳對蘭蘭多了一點關注。幾個星期下來,寧佳發現蘭蘭性格開朗了很多,也活潑了很多。對於這種變化,寧佳感到欣慰和放心。

這個周六,寧佳請假沒有去孤兒院,因為報社有個緊急的采訪任務,要求寧佳必須參加,於是寧佳帶著攝影師緊急趕往現場。

寧佳坐在車上,專心致誌的研究被采訪對象的背景資料。車在交通路口等綠燈停了一下,寧佳隨意的向後仰了仰頭,讓自己彎了太久的脖子活動活動。突然車窗外的兩個人映入了寧佳眼簾,讓寧佳大吃一驚。